曾经听过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男子上班路上看到一个乞丐,觉得可怜。于是,每天把自己的鸡蛋分一个给他。这一给就是几个月,成了习惯。
有一天,这个男子到乞丐面前,跟他说:“以后鸡蛋就不给你了,因为我结婚了。鸡蛋玩给我媳妇。”乞丐勃然大怒:“你凭什么把我的鸡蛋给你媳妇?!”
善良,你所谓的善良也不过是他人眼里的理所应当,更谈不上感激。
曾经在私立学校任教。没有任何的经验,也不知道如何与八九岁的孩子相处,很多时候是放纵,是让学生们放开天性。他们就一直期待上我的课,看起来很感人。但是课堂纪律不忍直视,学生们专心听课的也少之又少,都在谈论各自感兴趣的事,停不下来…………而我,却也无能为力。有个同事告诉我:对敌人的善良,就是对自己的残忍。笑了半天她的比喻,也想了半天,似乎总有那么点道理。
像乞丐,他本可以自谋生计,却乞讨。心安理得的接受,还把别人的善良当做理所应当。对于施舍者来说,是善良,而对于接受者来说,也是“善良”。而真正的善良是雪中送炭,而非一味的妥协。
对于教师来说,与学生朋友式的相处是友爱,从不批评看似善良,却让下一代在这过分自由的环境中乱了规矩,也失去了学习的大好时机,这样的“善良”带着危害。也是不可取的。
有太多的善良建立在看似“善良”的基础上,表面上促进了和谐,却潜伏着危机。而我们又太过于在乎这看似“善良”的善良,也让更多的人因此丧失了学习、工作的机会。
人之初,性本恶。
在不断的学习,在道德的约束中不断自我更新,才有现在和谐的社会关系。就像刚出生的孩子,在不懂社会伦理道德,不明白你我他,不清楚什么是善良的时候,往往利己。在他们的成长中,学会了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学会了善良。
现在社会,善良却又不多见了。太多利用善良的诈骗,让人们渐渐收起了同情,冷眼旁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