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诀:补气升阳固表芪,利水通痹脓生肌。
![](https://img.haomeiwen.com/i27185957/681b61ad2221cd58.png)
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尿通痹、敛疮生肌、托毒排脓
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性味:甘,温。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敛疮生肌、排脓的作用与功效,治疗气虚、血虚、中气下陷等病症。黄芪它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这样的作用,黄芪它是一个性味甘而温的性味,黄芪它入脾经,也入肺经。首先黄芪它是补虚的要药,它用于气虚导致的乏力,用于食少、吃不下东西、大便溏稀,也用于中气的下陷。黄芪也用于久泻脱肛,或者是便血崩漏这样的虚性病症。黄芪可以固表,可以用于自汗,也用于气虚导致的水肿病;另外黄芪也用于治疗血虚导致的面色的痿黄;另外黄芪也可以用于消渴症,用于糖尿病的治疗。黄芪它有敛疮生肌的作用,它可以用于溃疡难以收口这样的症状的治疗。
![](https://img.haomeiwen.com/i27185957/61113e89ab1540a7.png)
1、补气升阳:黄芪甘温,入脾经,为补益脾气之药。多用于治疗脾气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溏等症状。因其长于升阳举陷,常被用于治疗脾虚所致中气下陷引起的脱肛、内脏下垂等症。此外,黄芪入肺经,同时又能补益肺气,可用于治疗肺气虚弱所导致的咳嗽无力、气短喘促、咳痰清晰、声音低懒等症状。肺气虚证,咳喘日久,气短神疲,痰壅于肺无力咯出,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温肺定喘,健肺气之品。脾生痰,肺储痰,所以健太阴以祛痰,黄芪补气所以尤善治气虚。气虚衰弱者,倦怠乏力,或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补气健脾,常与党参、白术等配伍;用于益气升阳而举陷,常与党参、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
2、固表止汗:黄芪能补肺脾之气,益卫固表以止汗,常与牡蛎、麻黄根等收敛止汗的药物同用,来治疗脾肺气虚、卫气不固所致的表虚自汗。它治疗表虚自汗,多用于体表虚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风散,也可配浮小麦、麻黄根等。有阴虚盗汗者可与生地、麦冬等滋阴药同用。
3、利尿消肿:用于阳气不足引起的虚性水肿;急性肾炎水肿者用于肾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于防己、茯苓、白术等合用,方如防己黄芪汤。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同用。
4、敛疮生肌:溃疡溃破,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常配以银花、皂刺、地丁等,脓液清洗与党参、肉桂等同用。
5、托毒排脓:用于托毒排脓;有阳气虚弱者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痈疽久不穿头,常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同用。
黄芪食疗
《山中送别》
唐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背景:此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题材非常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并非就"送别"二字做文章,而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与思绪,并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
原文翻译: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诗中提到的中药:黄芪(别名王孙)
1.红枣黄芪汤
材料:黄芪、红枣、苍耳子、冰糖各适量。
做法:将所有材料放入锅内,加入清水,用小火熬煮40分钟。加入适量冰糖即可。不用太多,时间也不要长。
功效:经常少量饮用黄芪大枣汤能够有效改善脾胃虚弱、气短乏力等症,此外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27185957/1c952bd1123e5b18.png)
2.黄芪补肺饮
材料:黄芪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乌梅各6克。
做法:煎水取汁,以蜂蜜调味。
功效:补肺益气、固表敛肺,养阴润肺。用于气虚阴伤,自汗口渴,咳嗽久不止。
![](https://img.haomeiwen.com/i27185957/18fe84049b3a280c.png)
3.当归黄芪乌鸡汤
材料:乌鸡肉250克洗净,切块,当归15克、黄芪20克洗净。
做法:一齐置瓦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熟。调味服食。
功效:气血双补,固肾调精。
![](https://img.haomeiwen.com/i27185957/655181640816688c.png)
4.黄芪羊肉汤
材料:羊肉(肥瘦)1000克、黄芪50克、花椒2克、八角2克、姜10克、盐10克、小葱10克。
做法:
1、将羊肉洗净,切成3厘米见方小块;
2、羊肉块放入炖锅内,加入调料及黄芪,然后加入3倍于羊肉的水,用慢火炖烂即成;
3、黄芪用量,可根据肉量多少适当增减;
4、大火烧开,撇去浮沫,转用文火慢炖,约2小时左右即成。
功效:补肾壮阳、补虚温中等作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27185957/48f9831864256bf0.png)
注意事项:
(1)黄芪补气升阳,既可助火,又可止汗,对感冒发热、胸腹满闷等,不宜吃黄芪;
(2)如果有肺结核病患者,如果有发热、口干唇燥、咯血等症状,不能单独服用黄芪;
(3)痈疽初起或溃后出现热毒尚盛等症状时,都不能服用黄芪。
(4)黄芪能显著提高孕妇的染色体畸变率和细胞微核率,因此孕妇不宜长期大量服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