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敏感or钝感--一个关乎人生幸福度的选择

敏感or钝感--一个关乎人生幸福度的选择

作者: 飞鱼爱自由 | 来源:发表于2021-03-14 21:12 被阅读0次

(1)日本的著名作家渡边淳一先生在他的书《钝感力》中提及一个让我记忆深刻的事例。

渡边先生在医院工作时有个同事S先生,经常被上司院长骂。但令渡边先生感到佩服的是,该同事对于批评每次都能积极应答,而且即使刚挨了上司院长斥责,也可以马上恢复元气,朗然自若。

而另一位同事Y先生,则是稍受斥责就心灰意冷,心情郁闷。被训斥后的一整天都阴沉着脸,接连多天都不能进入高效的工作状态。

结果是,S先生得到院长的提携帮助,最后成了医院的大牌医生,后又成为另一家医院的院长。

而Y先生,则过的异常灰暗,工作时常出错不说,人际上都越来越被孤立。同事们在他面前说句话都需要小心翼翼,就慢慢远离了他。

渡边先生由此提出了“钝感力”的概念。钝感力,被称为“积极意义上的愚钝”。所谓‘钝感力’,即‘迟钝之力’,亦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伤痛,而不要过分敏感。

(2)契诃夫有一篇很著名的短篇小说,叫《小公务员之死》,讲的就是极度缺乏钝感力,过分敏感的一个人。因为一个喷嚏溅到上司身上就郁郁寡欢,最后竞因心理压力过大,惊恐过度而送命。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很多类似的事情。

2017年3月,自贡荣县一中学生因不堪被老师辱骂而后跳楼自杀了。

生活中有很多的“林黛玉”,过度郁郁寡欢,伤春悲秋,因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话都纠结很久,无法释怀。

《庄子.齐物论》里有这么一句话“大知闲闲,小知间间。”意思是说才智超群的人广博豁达,只有点小聪明的人则乐于细察、斤斤计较。

庄子在《庄子.养生主》和《庄子.列御寇》里还提出一个“内刑”的概念,就是在谈“小知”之人所受的内心的刑罚。

他们睡眠时神魂不宁,整日猜度人心。他们惴惴不安,甚至惊恐落魄。这种内在的困苦就是过度敏感之人加给自己的内心刑罚。

在庄子看来,这种过度思虑,足以害生。这跟庄子所提倡的养生思想是完全相悖的。

(3)总是过度敏感,神经紧绷,不仅不利于养生,而且也是精力消耗的重要原因。

我有一个女学生非常困惑的来问我,“老师,你说的时间管理方法都很有用,比如番茄工作法,SMART管理法,游戏法,时间记录法,目标任务切分法等都很好,但问题是我用不起来,时间还是抓不起来,我还经常感到很疲惫。”

我就问她为什么感到疲惫。原来是因为她总是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纠结半天,因为别人一个不是很热情的眼神而难过很久。

过度的敏感,过度的自尊,受害者心理,以及“取悦症”使得她精力涣散,整日在“凄凄惨惨戚戚”中耗费时光,学业和自我的提升始终除于被阻塞状态。

时间管理方法很强大,如果能与能量管理相结合,就更强大了。

对于过度敏感的人来说,如果想做好能量管理,钝感力就是一个需要审视并让自己刻意训练的一种能力。

钝感力就是人生的润滑剂、沉重现实的千斤顶:具备不为小事动摇的钝感力,灵活和敏锐才会成为真正的才能,也才能让人大展拳脚,变成真正的赢家。

(4)能否通过调整心态立即克服窘境是人与人之间在人生旅途上拉开差距的关键所在。

而心态的调整和转变基于认知的调整和提升。

让人人都为自己点赞是不可能的事。人与人之间完全无间隙,无误解也更是不可能的事。

毕竟,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而判断力,是接收者的责任。

季分春夏秋冬,月有阴晴圆缺,挫折,更是人生不可能缺乏的佐料。

相爱的男女也需要钝感力,想要长期维护双方的良好关系,不仅需要敏感,同时也更需要有益的能够原谅对方的钝感。

具有钝感力的人能在不同的环境中较迅速地适应,并且如鱼得水乐观开朗的生存。

认识到这些,提高自己的认知,从“小知”走向“大知”,不事事纠结,不斤斤计较,修炼出敏感力与钝感力的平衡,人生的画卷才会真正的打开。

有了积极意义的愚钝--钝感力,抓大放小、不败不伤、笑看风云、“坐天观井”才具备了实现的可能性。

(5)

钝感力,这种积极意义上的愚钝,可以让人对暂时的挫折和他人的评价建立更健康的信念,对易导致自己的心灵可能遭受的“内刑”产生免疫。

钝感力,可以让自己更好的管理好自己的能量和精力,把时间和专注力用于关乎自己自我实现,关乎幸福的事情上去。

其实钝感力并非全新的概念,我们古已有之。比如叫“难得糊涂”,比如叫“小不忍则乱大谋”上,比如叫“抓大放小”。

钝感力是金钟罩,是铁布衫;钝感力也是倚天剑,是屠龙刀。

人生苦短,我希望做个清醒的“糊涂人”,用钝感力做保护壳和武器,把无比珍贵的生命用于寻找自由,用于美,用于爱,用于所有令我开心幸福的事情。

“毕竟,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要开心......哈哈哈哈”....

相关文章

  • 敏感or钝感--一个关乎人生幸福度的选择

    (1) 日本的著名作家渡边淳一先生在他的书《钝感力》中提及一个让我记忆深刻的事例。 渡边先生在医院工作时有个同事S...

  • 敏感or钝感--一个关乎人生幸福度的选择

    (1)日本的著名作家渡边淳一先生在他的书《钝感力》中提及一个让我记忆深刻的事例。 渡边先生在医院工作时有个同事S先...

  • 有一种东西可以搞定你的“焦虑”, 这个东西叫“钝感力”

    所谓的“钝感力”,就是人自我开解的能力。 对有些事情,我会有些敏感,比如关乎自己很在乎的人,或关乎自己很在乎的事,...

  • 《钝感力》读后感

    钝感力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说钝感力是幸福的一大关键? 读完书才搞清楚,敏感的人并不容易获得幸福,“钝感”才是大智慧呀...

  • 人生下半场,拼的是钝感力

    有人说:“一个人最大的魅力是钝感力。” 我们常常被教导,要做一个心思细腻而敏感的人。而钝感与敏感相对,在《钝感力》...

  • 迟钝一些,你会更幸福?

    有人说敏感的人细腻,也有人说敏感太较真。角度虽不同,但无疑太敏感的人,幸福感更低。因此,我们需要修炼“钝感力”(迟...

  • 爱自己,你必须无惧。

    渡边淳一写过一本书叫《钝感力》,说社会上大家越来越敏感,我们如果想要幸福,需要变得不那么敏感,那种能力叫钝感力。要...

  • 钝感力是善举,让我们更容易幸福。

    学习《钝感力》后感 钝感是敏感的反义词。看到字面的意思就知道是那种迟钝的感觉。既然是迟钝的感觉,又怎么能提升幸福感...

  • 【0416读书感悟】3304-晓阳

    《钝感力》渡边淳一著 许多时候,钝感比敏感更加有益。钝感的人和敏感的人相比,前者肯定可以更为悠闲自在、胸襟开阔,因...

  • 做个有钝感力的人

    我不是一个有钝感力的人 我不是一个有钝感力的人,这是我最近才知道的新名词,也因为它的出现,才发现因为我的敏感度错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敏感or钝感--一个关乎人生幸福度的选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uc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