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自古以来,古董收藏就是一个小圈子文化,圈外的人看不懂,圈内的人懒得解释,这其实是非常合乎常理的现象。何也?因为古董收藏,门道实在太深,知识储备量实在太大,所以,懂的人想跟不懂的人解释清楚,那基本上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了。所以,又形成了一个现象,就是即使是圈内之人,真正懂得鉴赏的人,也只是占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如董其昌、乾隆帝,都是文化人,也都是收藏家,然而他们的提拔鉴赏章,却往往出现鉴错的现象),毕竟鉴赏这个功夫,不仅需要学习,还需要有一定的天赋的。走到今日,突然发现,古董收藏界,也在悄然变化着,往往可以看到大部分的收藏家,并无很专业的鉴赏能力,却十分笃定自己手里的古董肯定是真品无疑,有很大的一部分,竟然就因为,该收藏品是家传的,所以就肯定真品无疑。简直荒谬!
说到家传,相信很多的收藏家也会觉得很熟悉的感觉,对吧?因为很多收藏家在入手古董的时候,卖家往往会以家传的故事来说明藏品的来源问题,多多少少还是增加一些“可靠性”的感觉的。那么,家传的古董,为什么就可以让收藏家深信不疑呢?笔者根据亲身经历,给大家分享一下。
曾经,有一年轻收藏家,携带者其古董与笔者探讨,说得真实点,该件器物就属于三米开外一眼假的水平。笔者在简单陈述完个人看法之后,该收藏家一脸不信,反问了笔者一句“这是我家传的,难道我爸会骗我吗?还是说难道我爷爷会骗我爸吗?”,笔者瞬间感到一种强大的无力感。开什么玩笑,你爸不会骗你?你爸连自己都骗!当然,有些话,还是不能说得太直白的,只能跟其陈述,“说真的,你今年多少岁?几岁开始有准确的记忆?那么,从客观事实来说,你只能说,这一件器物从你有记忆开始你就看到,所以,你只能证明,这件器物有你亲眼见到的这么久的历史,仅此而已。”结果,不消说,自然是不欢而散,宾客之间礼貌道别,该沉沦的人继续沉沦,坚持说实话的人继续坚持说实话。
后来,笔者拜访另一位大收藏家,属于比较有身份的人士,在家里也有络绎不绝的人来人往,所交者往往也都是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士。每每有朋友看到家里展柜里的一件器物,不管是真感兴趣想要让其割爱也好,只为聊天话题做的虚情假意也罢,总而言之,经常会有朋友把话题扯到某一件收藏品上,而只要是有朋友对某件器物感兴趣了,该收藏家自然就开柜取物,滔滔不绝地对藏品进行一番陈述介绍,其中自然不乏对自己藏品的溢美之词。
咨询热线 15625095150 黄女士 ,广州信昶主营艺术品投资变现
泛泛而谈的过程中,自然也会牵扯到藏品来源的问题,该收藏家的介绍,也是老一套“祖辈当年在朝廷为官,赏赐了不少器物,加上自己也喜欢,就也入手了一些,传了几代人,今天就传到这里了”的说法。身边朋友听了自然也是大加赞赏(或者说是虚伪的附和),同时对藏品的各方面信息又发表了一些赞美之词,双方在极其愉快的聊天氛围下,初步谈成并敲定了一些“与文化收藏并无任何关系”的项目。
而此时,该收藏家的儿子(年龄三十左右)正默默地坐在一旁冲着茶,一脸认真地听着所有人对于其“家传古董”的深信不疑。当时,笔者内心是崩溃的,真的忍不住想对他大喊“孩子,别听你爸的,你爸藏品在哪里买的哥都知道,他不是为了忽悠你的!!!”。不需多言,在未来的日子里,当有一天,该孩子萌生出了想要把家里的古董拿出去变现的时候,他的心里肯定也是对藏品的水平深信不疑的,直到有一天,遇到行内贵人点通,或学费交够了自己醒悟,别无他途……
古董收藏界,自古以来就被誉为“水最深”的行业,因为玩收藏,玩的不仅是眼力,还是人性。而人性之复杂,是从古到今那么多灿若星辰的艺术文学大师都描述不尽的。所以说,入了古董收藏界,一定要保持一种信仰,就是只看藏品,关于藏品的任何“故事”,不管是多么言之凿凿,都是不可尽信的。藏品本身,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鉴定依据,而围绕藏品周围的一些信息,只能说是第二步,是作为一种鉴定参考而已,切切不可搞错了顺序,搞错了顺序,是要吃药的。
关于家传的古董,收藏家们一定要客观地看待,如果仅仅因为“家传”这一点就笃定藏品是老件,是十分不客观的想法。我们都知道,眼见未必为实,何况耳闻乎?且中华地区,近现代经历了那么多的战争,而从抗日战争到内战,又是连续性地打仗,保管、传承古董是十分不易之事(除了极少数能获得相当资源的闻名于国内的收藏鉴赏家,的确在那个年代帮我们护住了我们的文化物品)。建国后,我国为了在国防上赶上其他国家,经历了多少的困难时期,真正的经济腾飞,百姓手里有了闲钱可以用来做古董收藏投资,那也是九十年代的事情了。
所以,说白了,如果不是收藏界内耳熟能详的收藏鉴赏家族,还动不动就说到几代人之前传承下来的,其可信度,真的无限接近于零。还望各位收藏家朋友们能客观看待手里的收藏品,找一些真实靠谱的鉴定平台做个准确鉴定,知晓一下藏品的真实水平,这才是避免在市场上吃药的最佳做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