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从彩虹那边来》有感
一口气读完了《我从彩虹那边来》,仿佛我就坐在一个华德福幼儿园的院子里,促膝听作者芭芭拉女士——华德福教育工作者、三个孩子的母亲、一位祖母,这位温暖慈爱的老人侃侃而谈。书里没有晦涩高深的教育理念,只有一位亲切睿智的老人心平气和的讲述交谈,亲切的聊着和孩子在一起发生的那些小事,带着我一起走进养育孩子过程中那一段心灵旅程。
孔子讲,这个世界上,只有极少的人是生而知之的,对大多数人而言,还是要学而知之。在这个瞬息万变,信息爆炸的时代,作为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几乎要被数不清的选择所淹没,而且每一种选择背后都有科学研究作支持。因为爱,我们不得不需要付出时间、勇气和耐心,去认真思考每一个选择。
在这本书里,作者作为资深的华德福工作者、高明的教师、慈爱的母亲,以一种充满常识的智慧,将斯坦纳的洞见转化为明智的、令父母安心的建议。书中介绍了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游戏是孩子最伟大的学习工具,自由的游戏对孩子来讲有多么重要,发烧对孩子的意义,节奏和规律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季节的更替、大自然的教导对孩子的指引等等。每一章节后都有许多来自现实中父母困惑、纠结的问题,作者用充满智慧、平静却对孩子高度的敏感回答了书中的父母同时也是我许许多多疑问,为我拨开云雾,每每总有醍醐灌顶之感,让我从许多细节了解了如何更好的照顾,陪伴孩子,呵护孩子的成长。
鲁迅先生说的好,没有拿来的,就没有新文艺,同样,没有拿来的,就没有新教育,就不能成就一代新人。作为父母,我们可能不能够选择一个完美的教育理念照单全收,或者选择一个完美的学校或者完美的老师,但是我们可以不停的成长,让孩子看到并吸收复制,成为不放弃自我成长的人,成为不停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的人,成为鲁道夫斯坦纳所说的“能找到生命目标和方向的自由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