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6-05晨思暮省

2019-06-05晨思暮省

作者: 褚庆洋 | 来源:发表于2019-06-05 20:42 被阅读0次

    1

    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反映一件事,说孩子回家就哭,发脾气,奶奶批评两句就跑出家门。孩子的爸爸因长期在外跑销售,和孩子沟通的少,听说孩子跑走了,自然很着急,担心有意外,听孩子说,因为自己站队没站好,L老师罚她交10块钱,还要让她干半个月的卫生。爸爸听了这话,开始上火,觉得老师不应该罚钱,这种处罚方法不合适。

    这位朋友一并反映,老师以前还惩罚过同学们买洗衣液,洗衣粉,这样的方式的确不太合适。

    我的第一反应,这是个误会,凭借我对L老师的了解。但是朋友言之凿凿的语气让我又产生了一点动摇。

    恰巧,下午和L老师开会坐在一起,交流了一些班级管理的事情。L 老师没有说起这件事情,看来我需要打电话了解一下啊。

    L老师说,罚钱的事儿,的确说过,可是从来没有收过学生的钱,那是吓唬学生的。让学生带洗衣粉洗衣液也有过,贡献给班级大扫除用来洗地面。

    如果有人问你一个问题,只让你回答,是或不是,不作任何解释。这样的结果最容易造成误解。很多事情的背景复杂多样,比如L老师这个班级,这是一个在大家眼里的优秀班级,班风和学风都很正,他自己带这个班级也一直是很省心的,孩子们自觉性较强,不过,午餐时段,L 老师因个人身体原因,不能继续看班,学校安排了一位特教老师带班。于是,慈爱有加宽容过度的特教老师遇见了各种问题,有的学生不服从管理,不站队,插队,就餐说话等等。

    L老师也感叹过多次,特教老师是个心地善良的女老师,特别热心,但是孩子们觉得他不是自己的任课老师,变得自由而放纵,特教老师的管教也不严厉,孩子们更是蹬鼻子上脸了。不同的老师,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要求,孩子们自然有漏洞可钻啊。当然,也可能让孩子们左右为难,无所适从,到底该听谁的?到底该怎么做呢?

    为了班级的整体风气,L老师决定给孩子们约法三章,凡是在午餐时间不守纪律多次不改的同学,一,取消在学校午餐资格,回家吃饭去;二,让家长亲自来带班吃饭,三,自己付账聘请老师来带班。当然,这个所谓的约法三章,就如同悬在头上的剑,仅仅起到一个震慑作用,从来没有刺过人。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我给L老师提了一个建议,前两个规定,哪怕公开也不会被质疑,是一种合情合理的惩戒方式,不过,第三个规定,容易被人误解成老师用钱来解决问题。如果有一位家长来和你较真,你的所有解释恐怕无法自圆其说。

    如果没有今天这位同学跑出家门,没有家长的着急上火,没有朋友打电话给我,恐怕,这个约法三章还不会公之于众,仅仅是一部起着警戒作用的“班内法”。反过来说,这种公开,有助于我们思考惩戒的方式和效果。

    我的态度很明确,尊重老师的惩戒自主权,他们在自己的班级里,有自己的个性化的表扬机制,也有不一样的惩罚措施,我们不应随意干涉。这一刻,我是一个权利论者,也是一个目的论者。不过,面对这50个性格各异的学生们,惩戒度的把握,确定是一件难事。理论界对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绝对禁止和适度接纳,是一件有争议的事情,这种争议未来还会持续存在。而教育现场中的大量的事实存在,成为大家私底下的生动操作,一个敏感危险又警觉的话题,大家好像有一种默契:谁摊上谁倒霉,没摊上就是运气,不知不觉中走上了一条押宝的路。

    有些班级的惩戒措施,的确值得推敲,需要商榷。比如前些年,一位同事让成绩不好的同学给成绩好的同学买汉堡包吃,你成绩好了,你也可以吃到别人给你买的汉堡包,听上去非常平等,人人都有机会吃,只要你努力提高成绩,遵守纪律等等。据说,这条规定是班会上同学们举手表决同意了的,没有反对意见。这条意见左右着全班的舆论,你自己愿意的啊,你怎么能在实施过程中提出反对意见?不过,只要有一位家长对这个“班内法规”提出异议并公开讨论,该措施恐怕就会寿终正寝了。

    为什么大家不去研究一下惩戒呢?让惩戒专业一些不好吗?这个世界性难题可不是你一个人可以搞定的,不过,你可以贡献你的个性化案例,这些案例汇集起来就是难题的解决之道啊。

    比如魏书生老师发明的写错误说明书,自我检讨,这种方法被人赞赏也曾被人诟病,赞同者认为这是在培养学生的自我反省能力,反对者认为在让学生自我矮化,不断挖掘自己的恶,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善行培养。

    比如于永正老师演讲的时候,告诉我们,体罚学生前,先告知学生家长,获得家长授权或默许,不仅不会出事,反而得到家长的尊敬。第一,他明确了惩罚的目的,和家长成为目标的共同促成者;第二,他采取的体罚,是适度的,是象征性的,也是有效的。我经常举这个例子来说明惩罚需要家校合作,告诫年轻的同事要慎用这种高难度的教育方式。后来,于永正老师的回忆文章反思了自己的这些做法,自我否定了这些做法,这个部分,我并没有告诉同事们。我们还处在于老师初级阶段,难道真的无法逾越吗?

    2

    看来,事情的大概慢慢清楚一些了。这位同学被老师口头警告了,批评了,他觉得委屈,回家后,家人再批评,他自然就更委屈,逃出家门找清净了。

    L老师说,他和孩子的妈妈通话了,说明了大体情况,没有想到还会有家长反映,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之嫌呢。一来,L老师在电话里并没有多么通透地说清楚事情的背景,二来,孩子的爸爸仅仅听到了孩子的一面之词,特别是老师罚我钱,然后离家,很快将孩子离家事件归结为老师教育方式不当。

    其实,这是一个问题串。倒着推一下吧。家长向我反映问题是觉得老师教育方式不当,家长的误会源于孩子的单方面描述,源于没有和其他家人及时沟通;孩子离家是因为被家人批评,家人批评是因为孩子犯错,孩子犯错是因为两位老师提出纪律要求时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因为老师沟通不畅。老师之间沟通不畅,家长之间沟通不畅,亲子之间沟通不畅,啊呀,这条毛线好长啊,马上就要缠成一团了。

    当我把L老师和特教老师的一些情况讲给朋友听,他也开始思考起来了。人的情绪管理不够+沟通不畅造成了误会的产生。

    因为和两方都熟悉,我就直言不讳地充当了传话筒。

    对L老师,希望他可以和家长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片段式信息只会导致不全面的理解。既然误解已经发生,那就要大度面对,要有这个雅量,理解对方晚上找不到孩子时的急切心情。希望他继续坚持和特教老师沟通,完成剩下的几天合作。同时,我转述了家长这边的歉意。

    对朋友,我希望他的家人要主动向老师表达歉意,别让老师心里疙疙瘩瘩的,话不说不明嘛,作为家长,要有这个主动的姿态。大家都是为了孩子,还要多沟通,才会有更好的教育合作方案。

    朋友觉得自己的家人在管教孩子方面还要继续学习,特别和小孩沟通后,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跑出家,让家人担心,给奶奶道了歉。在学校里没有排队,让老师生气,也要改正。

    3

    儿子自己骑车上学了。妻不理他,不再开车接送。母子间接触的少了,说话也少了。当然,这是非常态。

    妻问,你和他聊了吗,他今天什么感觉。

    我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啊,仅仅是更换了上学放学方式,更独立自主一些,当然,也更麻烦一些,早上要自己计划时间和路程,以前这些他都不会考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6-05晨思暮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zs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