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邵大咪拿给我看的。我年假的时候想看书,但快递送来要很久,就跟他说给我带几本书看,这是其中之一。对于有生物和医学背景的我,整本书是很好懂的,短篇日记,三百页,耗时四个小时。
作者亚当.凯,英国人。2017年发表了这本书,做了多年喜剧演员的妇产科医生经历才被公众知晓。2004年他只是一个实习医生,在离职的前不久才晋升到副主任医生,还差一个晋升阶梯就到主人医生的时候,因为一个剖腹产手术,在2010年改变了自己的职业方向。
他写这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公众能一瞥医生这一职业的状态,如果能来得多一点理解最好不过。医生这一职业没有那么多职业光环,没有那么高的薪资,更多的是对于生命的敬畏和责任:在某一秒钟,如果自己做了某个或对或错的决定,对于病人及其家庭来说将会面对什么样的结果。
这或许是作为一个主治医生更多要面对的内心的拷问,生死面前,生死背后,对病人来说是一生,医生也是一生。
2010年,亚当接诊了一对让人欢喜的新婚夫妻,不久后两人即将迎来第一个小宝宝。由于术前没有诊断出来胎盘前置,推上手术台后发现子宫大量出血,胎儿也早已死于腹中。虽然术中他用尽了所有可能的方法,子宫的出血一直无法止住,最终为了保住产妇的性命,不得不选择摘除子宫。这一决定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所有人都知道她再也不能生育了。所有人都知道亚当已经尽力了,但他也因此再也无法没有心理包袱地走进手术室了,他知道在这次事故之后,他对自己的要求会更加苛刻,不允许自己再失误,在手术之前可能会强迫症一般地确认产妇的状态,但也不会对自己有百分百的信任了。虽然没有做过主治医生,但可以理解这种状况不仅给病人留下了遗憾,也给医生本人留下了永远无法克服的心理障碍。或许,他仍然可以拿起手术刀,但以后对自己身体和精神的消耗将是成倍增加的。即便看多了生死,就真的不在乎生死了吗?不是这样的!因为医生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道德、有同理心的人!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做一名医生,这一职业带给本人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可能是最初吸引有志向的年轻人加入这一团体的最大的初心。但是,这本书传达出来的,职业荣誉感不能当饭吃,医生也是社会人,依然需要面对社会现实,政客们大肆宣扬“政见和政策”的时候并没有说给医生提供足够的保障。在生命面前,无休止的加班,意味着他们需要接受这一职业要求他们的“无私”,奉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放弃与家人朋友团聚的机会,医生要理解病人,可谁来理解医生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