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1500字,阅读约需3分钟)
昨天我批评了19班的学生。
原本语文课的课堂气氛就比较难以调动,特别是学习文言文,有繁重的实词和虚词的识记任务,有字字落实的翻译要求,有一篇接一篇的背诵任务。还好,我们班同学,总能知难而上,课堂上紧跟老师上课的节奏,互动还比较自然而频繁。
昨天当我讲解古诗“风物悲游子,登临忆侍郎”时,京凡同学说:
“应该是诗人为侍郎而悲,而不是‘风物’。”他是针对题目中的C项而言的,C项认为“凄凉的风物在为侍郎而悲”。
我紧跟追问:“为什么呢?”
“答案上就是这么说的。”
噌噌噌,我心头的火苗一窜再窜,“不对,请开动自己的脑子思考,答案上的就一定是对的吗?我们不可以做别人思想的搬运工。你自己想想,哪里不合理?”
“我不知道。”非常明显地,学生带着情绪,充满抵触和不高兴,满脸都布着阴云。
京凡回答问题时,我没有表扬,而是直接批评,语气比较重,让他觉得非常打脸。之后,我再问什么,他都阴沉着脸:“我不知道!”语气中满是委屈,还流露出老师太不通人情,“不识抬举”的意思。
我也有点愧疚,对于上课认真跟随老师的同学,竟然如此不留情面地批评。于是,我停下了对题目的分析,和同学们聊了起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老师为什么这么生气?其实我是非常喜欢同学们在课堂上主动发言的,我希望同学们在课堂上都动起来,手上的笔动起来,嘴巴动起来,脑子更要动起来,这样的课堂才能充满生机,这样的学习才具有生长的力量。
我们最近演讲的主题是什么?对,是‘坚持真学习,拒绝伪学习’。我和大家说了真学习的本质是什么?思考,独立思考。是的!我们花了多少时间,让大家明白,只有真学习,才能获得真的成长。不要抄抄写写,读读背背,结果没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头脑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越学越僵化,越学越疲倦。
我希望大家发言,我欢迎大家质疑,我更喜欢大家各抒己见。但当大家质疑和各抒己见时,告诉别人‘答案是这么说的’‘教辅资料上是这样说的’,这样只能暴露什么?你可以在老师、同学们、答案、教辅资料之间进行选择和分辨,并告诉别人你得出结论的重要依据或者推理过程,这样才是说理和思考应该有的样子。
要知道,独立思考,是多么可贵的品质,是作为人的尊严的存在,是我们额间的宝石,然而却被弃而不用。我一直渴望你们能够独立思考,拥有对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
王小波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告诉我们,一个不会独立思考的人还不如一头特立独行的猪,陈寅恪先生在纪念王国维先生时说:‘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人们将这些话刻在了王国维先生的墓碑上来纪念这位独立思考的王者。读读乔治·奥威尔的《1984》、帕斯卡的《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苇草》、勒庞的《乌合之众》吧,同学们你们会发现,我们在刻苦中可能丢掉了人最宝贵的东西——思考,人们在群居的社会生活中,也容易容易忘记了思考。
而能坚持独立思考的人,才有机会脱颖而出,才有可能在绝境中看到生机和希望,成为拯救自己和同类的人。‘有一种鸟注定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没一根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这句有着丰富隐喻性的话出自《肖申克的救赎》,是什么让它闪耀着自由的光辉?大家只要阅读过《肖申克的救赎》或看过同名电影,你就会明白是时刻保持独立思考,才让安迪能从绝境中走出,从高大、森严的监狱中走向自由。
因此,再无自由的世界,也应该有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再无独立的空间,也应该去争取和实践,至少,我们的头脑属于我们。
孩子,我批评你,方式确实欠妥,对此,我表示深深的歉意,但还请你深记,作为青少年,你应该追求什么。”
孩子们听得很认真,但还是有些怯怯的感觉,然而已经是高中生了,所以有时候,我不得不停下课来对他们严厉地“说教”一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