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歌•美文•艺术作品荟萃
《离世界名画一厘米》| 消费艺术

《离世界名画一厘米》| 消费艺术

作者: 琼音回响 | 来源:发表于2020-08-06 14:54 被阅读0次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4

    齐晓晶的《离世界名画一厘米》收录了西方美术史上,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时期的十六幅作品,介绍的画家包括文艺复兴的领路人乔托、文艺复兴三杰、德国的丟勒、荷尔拜因及荷兰画派的伦勃朗等等。

    全书内容集中在两方面:解释画面内容背后的故事和介绍画家生平鲜为人知的轶事。迅速看完之后,我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就像是你听完循环歌单里“一人一首成名曲”的所有曲目,有些歌你甚至已经会哼唱,精神却依旧疲乏空洞。

    过去有一段时间,我特别迷恋艺术话题,一边忙着奔走于博物院、美术馆,一边在图书馆啃完了厚厚的《艺术鉴赏》。那时候,我选修的课是《西方美术欣赏》,我的伞是梵高的《星空》,我的衣橱里有大都会博物馆联名莫奈的吊带衫,我的收藏夹里还有蒋勋、陈丹青的纪录片,我甚至被公众号里的卢浮宫吸引,想要亲眼一睹风采……

    如同消费主义,艺术毫无防备地挟持了我。

    我不敢在没有深入了解参展艺术家之前踏入展馆,不敢直视私人美术馆里讲解员的眼睛,不敢对墙上的作品发表任何见解,我行尸走肉般经过宏伟的展厅,一似噤声的贼。总而言之,没有人会对一个参观养猪场却不懂得饲养技术的青年表示鄙夷,却总有人对美术馆游荡的外行议论纷纷,这就是可笑的地方。

    如今我终于认识到,也许对于画家来说,艺术是他们的生命,是他们“不艺术会死”的灵魂支撑,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艺术却并非云端圣物,而是地里的种子,一如宗教、文学,只是一种可由人选择获得与否的知识。

    对每一幅名画的背景和画家生平了如指掌的人,或许不一定能体会到心灵的震颤,体会到时间河流的逆向冲击,也不一定能体会到“美”本身,带来的简单、纯粹、真诚的快感。因为艺术家,艺术流派,背景、经历、思想、地位……早已织成一张大网,将一种名为“直观感受”的东西束缚其中。对那些人来说,艺术素养很大很大,艺术很小很小,知识很重很重,感受很轻很轻。

    这般趋势下,镀金的艺术哪怕沦为商品,他们依旧对它敬若神明。

    就像手头这本《离世界名画一厘米》,其内容既不在于对特定美学作品的分析,亦非传统教育类书目对艺术的理论论述,更无法达到像德里达笔下,对“绘画”和“真理”的严厉诘问——从形而上学到艺术哲学,从古典美学到当代艺术实践进行的哲学性建构。

    作者这种简单地将脍炙人口的名画作品和进行背景解释和画派整合,并加入画家的奇闻轶事进行补缀的写法,让我想起了欧洲曾风靡一时的金句语录 和当下流行的许多金句APP。这些随着“倦怠社会”应运而生的产物,除了能够在短时间内激活浅层读者一瞬间的阅读兴趣,为人们留下茶余饭后的谈资外,没有过高的价值。

    波蒂切利 《春》 15世纪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 乌菲兹宫藏

    从内容上看,书中作者对于名画内涵的解读浅尝辄止。举个例子,仅是波提切利《春》的寓意,从阿尔贝蒂开始,至今也没有定论,作者却一味认定这是对贵族新婚妇女的训诫;检视选材,作者也只是选择《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宫娥》《夜巡》,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画作为书写对象,又难免让人觉得有“kitsch”(注1)嫌疑。

    就像许多人那样,读历史,我更喜欢看“对抗性历史”、“另一个历史”。这些与“官方历史”相对抗的历史,往往由被压制的一方或少数派创造出来,或为趣味的承载者,或为空白的填充者,或为正统的批判者。

    那么,当我拿到一本装帧精美的艺术书籍,期待看到洋溢着作者思想光辉的“另一种艺术解读”,却发现只是一本被大幅删减的名画介绍书,阅读过程简单到几乎不用思考,未免是有些失望的。


    注1:十九世纪下半叶德国慕尼黑的艺术品市场,“kitsch”(媚俗)是流行于艺术品与商人之间的行话,用来区分市场上两种不同性质的艺术作品:一是被称为“画作”的真正非凡的艺术品,而与之相对的则是被嗤之为“kitsch”的作品,毫无艺术价值却符合大众审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离世界名画一厘米》| 消费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gz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