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赵匡胤:一个打杂工的职场逆袭
近些年,有些学者在提及宋朝历史的时候特别指出,说北宋是中国古代文化经济最为繁荣的时代。究竟为什么这么说,我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会慢慢向大家揭秘,您别着急。现在最急的问题应该是:一手缔造这个时代的赵匡胤,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是一个用心的人。
没错,这个看似不是评价的评价,其实是像血液一样在他的体内流淌,并贯穿其一生。
赵匡胤出生于洛阳一个官宦世家,父亲名叫赵弘殷。赵弘殷年轻时骁勇好斗,后来从军,立了不少战功,被提拔为军队小头目。后唐时,庄宗李存勖见赵弘殷打仗不要命,很是喜欢,就将他留在禁军中任职。赵匡胤是赵弘殷的次子,据说他出生时体有异香,三日不散。鉴于此,赵弘殷于是给他取了个听起来很有食欲的名字——香孩儿。
几年后,香孩儿到了读书年龄,赵弘殷又正式给他取了个学名,叫赵匡胤。
匡,是匡扶帮助的意思;胤,是子孙后代的意思。从名字上可以看出,父亲对儿子是寄有很大期望的。
赵匡胤也没让父亲失望,少年时不但用心读书,还学习骑马射箭,练就了一身武艺,是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不过,赵匡胤虽然长势喜人,但他的父亲在官场却颇为失意。上面已讲,赵弘殷是后唐庄宗李存勖提拔上来的战将,而李存勖在赵匡胤出生前已死于非命,等于说是赵弘殷的靠山倒了。所以,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朝代尽管两度更迭,皇帝也换了好几位,可赵弘殷的仕途却没有什么长进。
而更要命的是,在此期间,赵家又添了两男两女,多了几张吃饭的嘴,日子过得愈发紧巴。后汉初年,结婚不久的赵匡胤见父亲在事业上帮不了自己,自己又不能老在家闲着,就收拾行囊,告别妻子,决心在外面好好闯荡一番。
赵匡胤先是投奔父亲之前的几个朋友,然而世态炎凉,这些人听说赵弘殷混得不咋地,对赵匡胤也不待见。一次,他来到复州防御使王彦超处,希望能谋得一个安身的差事。王彦超与赵弘殷曾是同僚好友,关系非同一般。他对赵匡胤倒是很热情,又是嘘寒,又是问暖,可就是不提工作的事。最后,王彦超拿出一点儿路费,客气地打发赵匡胤走人。
这件事对赵匡胤的触动很大,让他一直耿耿于怀。赵匡胤当上皇帝后,有次宴请大臣,见王彦超也在其中,就走到他面前,问:“以前你在复州,朕投奔你,你为何不接纳我?”王彦超心想,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我又不是算命的,谁能料到你会当皇帝,但嘴上却说:“当时臣就是一个防御使,勺水容不下真龙,臣要是接纳了陛下,陛下哪有今日?”赵匡胤明知王彦超说的是假话,但见他答得巧妙,哈哈一笑,才把这事翻篇。
父亲的朋友指望不上,自己又没有稳定工作和收入,赵匡胤的处境实在是不妙。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有天赵匡胤来到汉水边的重镇襄阳,住进一座寺庙。寺庙的主持是位年逾耄耋的老僧,阅世知人颇深。他见赵匡胤紫面丰颐,气度不凡,就点拨他说,别在南方瞎溜达了,南方政局相对稳定,适合养老,北方政局混乱,适合创业,我看你是个做大事的人,所以劝你还是北上。
赵匡胤见老僧说的有理,于是决定北归。
乾祐元年(948),赵匡胤来到了河北邺都,恰逢后汉大将郭威在招兵买马。可能是之前受过刺激太多,这次赵匡胤放低了姿态,没有对工作提出任何要求,只是低调地说,我想当一名普通的士兵。郭威见眼前的年轻人长得挺精干,却没有丝毫的好高骛远,很喜欢,就将他留在身边。
应该说,赵匡胤投靠郭威,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后来,郭威发动兵变,灭掉后汉,建立后周。赵匡胤因表现出色,被提拔为禁军东西班行首,负责宫廷保安工作。郭威的养子柴荣由于当时是内定的接班人,经常出入皇宫,赵匡胤利用职务之便,很快就与他熟识。
而结交柴荣,更是彻底改变赵匡胤一生的命运。
后周广顺三年(953),柴荣出任开封府尹,赵匡胤作为他最欣赏的人,就在征得郭威同意的情况下(这点很重要),将赵匡胤调到自己手下,担任开封府的骑兵指挥官。也就是从这时起,赵匡胤开始正式跟着柴荣干。
柴荣也没有亏待赵匡胤,有他的地方就有赵匡胤,可以说两人既是上下级的关系,又是不折不扣的好基友。郭威病逝时,刚即位的柴荣便遭遇北汉进攻的大危机。在文臣不看好、武将拖后腿的情况下,是赵匡胤顶住压力,稳住阵脚,拼死杀敌,转败为胜。
对此,柴荣很感动,班师回朝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破格提拔赵匡胤为殿前都虞候。
殿前都虞候是禁军的高级将领,大概能排七八位的样子。赵匡胤通过自己的努力,只用了几年时间,就走完了父亲几十年都未走完的路。这里面,除了有赵匡胤天赋高、能力强等内因外,还包括像机遇这样的外因。只有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当然了,对于一个将来会君临天下的皇帝来说,一个殿前都虞候职位肯定满足不了赵匡胤的胃口。赵匡胤是个有野心的人,同时也是个有耐心的人。他清楚属于自己的时代还没有到来,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否则,等待他的便只有死亡。
但赵匡胤又不能啥也不做,毕竟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机会说来就来!柴荣在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虞候的时候,还委派给他一个重任——整顿禁军。整顿禁军的内容我前文已经说了,归纳起来就三点:清除老弱、调选精壮和组建殿前司诸军。赵匡胤完成得很不错,使禁军的战斗力有了大幅度提升。而与此同时,他也趁着这次便利,在暗中发展个人势力。
比如像罗彦环、田重进这些人,原本只是赵匡胤下面的低级军官,现在经过一番巧妙运作,全都将他们打造成中层骨干将领,为己所用。
又比如像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级别上与赵匡胤差不多,工作上也无交叉,赵匡胤无法对他们诱之以利、胁之以威,就转为拉拢,与他们结拜为“义社十兄弟”,形成一个以他为核心的权力圈。
就这样,赵匡胤通过或明或暗的手段,结交和控制了一大批少壮派将领,使得他在禁军中的能量越来越大,尤其是在指挥作战方面,甚至比他的上司还要得心应手。
在对南唐的战争中,赵匡胤带着他的一帮弟兄,哪里危险就去哪,玩命表现,战果累累。柴荣作为回报,也先后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指挥使和忠武军节度使。
殿前都指挥使是殿前军的三把手,但由于当时殿前副点检一职空缺,所以相当于二当家。至于节度使,其权位高低不用我多说,大家都懂得。
所以,这样一来,赵匡胤就集军权和政权于一身,成为朝廷中最有影响的人之一。
随着身份的变化,赵匡胤看待事情的心态也跟着变化。以前,他只注重与武将的关系,现在对文人也开始重视起来,搜罗了一批像刘熙古、沈义伦、赵普这样的读书人加入自己的智囊团。毕竟,人不可能一辈子总是打打杀杀,打打杀杀永远都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所以,种种迹象表明,在柴荣还活着的时候,赵匡胤就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只是他伪装得太好,有时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是在图谋造反。
但赵匡胤仍然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在他面前横亘着两个障碍,一个是宰相王朴,一个是柴荣。
王朴这个人在上一章节也提到过,就是那个抛出“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统一方针路线的大臣。在《旧五代史》中,关于他还记载了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说是北宋建立后,有一次赵匡胤路过后周功臣阁,风将阁门吹开一扇,赵匡胤正好面对阁内王朴的画像。赵匡胤赶紧驻足不动,整理好衣冠,向王朴画像恭敬的鞠了一躬。侍从劝止说:“王朴是前朝臣子,陛下的身份太尊贵,不应该行这么重的礼。”赵匡胤则手指着自己身上的龙袍说:“如果王朴还健在,朕就不可能穿上此袍。”我查阅一下相关资料,貌似没有人评价赵匡胤有谦虚这个优点,他能说这样的话,可见王朴确实是个硬茬。
至于柴荣,我想就更不用多费笔墨了,气场在那摆着呢,只要还剩一口气,就能像捏死一只臭虫一样捏死赵匡胤。因此,如果王朴和柴荣一直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再活几年,那么赵匡胤的哈喇子就是流到地上,也绝不敢多看皇帝宝座一眼。
对了,刚才我用了一个词叫“如果”。“如果”这个词很有意思,任何事情只要放在它后面,都表示没有发生:如果我死了——说明我还活着;如果我爱你——说明咱俩没可能。同理,如果说王朴和柴荣身体没问题,就说明两人的情况不容乐观。
历史上,并无史料证明王朴与柴荣死于非命,但两人都死得很突然,很及时。王朴死的时间是后周显德六年(959)三月,据说当时正在下面视察工作,与人正常交谈时突然昏厥并猝逝,有人据此推断可能是死于脑溢血。
柴荣对王朴的死很悲痛,下葬之日曾亲临祭奠,多次大哭。
四月,柴荣亲率大军讨伐契丹,在行军途中,他很诡异的捡到一块写有“点检作”的木牌。“点检”是“殿前都点检”的简称,当时任“殿前都点检”的是张永德。这“点检作”究竟是什么意思,由于柴荣正忙于战事,并没有深思。不久,柴荣突染暴疾,便撤军回到了开封。
在病危中,柴荣开始考虑后事,觉得儿子尚幼,自己万一不在了,有人发动兵变,恐怕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他联想到先前捡到的“点检作”木牌,认为它很有可能就是一句谶语,指的是“殿前都点检”张永德将会夺取皇位。
张永德是郭威的女婿,与柴荣有郎舅之谊。当初柴荣整顿禁军,将禁军分为两个系统,分别为殿前军和侍卫亲军。柴荣任命郭威的外甥李重进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一把手),地位高于张永德,引起张永德的不满。柴荣为平衡关系,就特别为张永德设置殿前都点检一职,作为殿前军的最高长官。但这一做法并没有缓和两人关系,之后,张永德与李重进勾心斗角,水火不容,逐渐引起柴荣的不满和防范。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柴荣匆匆撤掉了张永德的职务,换上了他认为很可靠的赵匡胤担任殿前都点检。
同年六月,柴荣去世,其子柴宗训即位,是为后周恭帝。
至此,阻碍赵匡胤称帝的障碍彻底消除,属于赵匡胤的春天终于来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