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倚楼听风雨

作者: haonanxiang | 来源:发表于2017-07-08 19:46 被阅读45次

中午听外头风声大作,打开门,才哒一声开了锁,风似远来的客,迫不及待地往屋里窜去。可不是远客么?它从远方来,一路穿山过水,吹花拂柳,又沿着充满人间烟火的路,前来扣门寻我。

“今日只做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天下无两片相同的叶,天下亦也无两缕相同的风。每一阵风沿着不同的路,在不同的时间来,来去带着不同的讯息。它生于天地间,无拘无束,幽游自在,若问它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它会吹动窗口叮铃叮铃的风铃,告诉你,它是从来处来、又往去处去。或者,它会沉默着翻动案上的书,说答案就在方块之间。

开门,楼前是一条小街,两旁栽着不知名的大树,树干粗大,树叶繁茂,垂着褐色的须。风乍起,树上一节半节的残枝被急急的雨打下来。风吹得紧,椭圆的金色落叶在空中起伏急转,像惊涛骇浪中一个无力的小船帆。终于,飘落在地上,又被小股的旋风吹得直绕圈。

这就是七月盛夏的风雨。

我住的城市多山多树木,眼下这时节又是多雨少情,近日更是阴雨绵绵。行人出门必备伞。一下雨,在楼层高处望那些街道,行人来来往往,你只瞧见各色的伞,红的、白的、绿的,有图案的,或是纯色的,慢慢移动,彼此并行着或擦肩而过,又在拐角处不断地消失、出现。像一朵朵稍纵即逝的大花,热闹地栽在人烟处,逢雨即开。

下楼,我撑开一把黑色的伞,伞的内侧绘有星空。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这也是我择中这伞的缘由。伞上雨天,伞下晴天。撑开一把伞,最大的妙处是可以听那雨声滴答滴答、细细地、轻轻地打在伞布上。像心跳。像亭亭的舞女踮着脚尖跳。要把伞拿低一点,好听得更清楚,态度要虔诚,像僧人听木鱼声。淋淋漓漓,淅淅沥沥,这是一场盛夏的雨。

听雨,素来为文人墨客所好,想是有一腔诗情,才会如此钟情。

在《红楼梦》第四十回,宝玉想要叫人拔去破荷叶,黛玉便说,“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的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

妙极,这是听雨的高手。在院子里养着一池清冷高洁的荷,荷叶半卷微黄,枝干瘦而曲折,池边要歪长几条衰草。三分秋意就在里头。等到下雨天,雨珠子连串滴答、滴答打在荷叶上,静心听着,可以一洗心中烦闷。

有时,听雨也叫人惆怅。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是蒋捷的词《虞美人·听雨》,写了三场在少年、壮年、晚年的听雨,几十年的时间、空间跨度寥寥几笔尽现一生的悲欢:少年的不知愁滋味、壮年的漂泊、晚年的孤独。第三次的听雨更是勾起了他心中的愁,回忆平生,“悲欢离合总无情”。

听雨,听者感受不全相同。有人喜,有人悲。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写景物,是借以言情、寄意。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关于听雨,令人喜令人悲,全看听雨人心境而已。

相关文章

  • 「随笔」倚楼听风雨

    中午听外头风声大作,打开门,才哒一声开了锁,风似远来的客,迫不及待地往屋里窜去。可不是远客么?它从远方来,一路穿山...

  • 倚楼听风雨

    文/陌上花开 夜阑人静 倚楼听风雨 风儿牵着万条雨丝 划过眼帘 如一张情网 网住你我 网住了整个世界 喜欢听雨 如...

  • 倚楼听风雨

    今日立秋,突如其来的下了一场早雨,漫天的雾气锁住了蓉城,那些楼啊路啊车啊桥啊全部笼罩起来了。 来成都将近十年,没有...

  • 倚楼听风雨

    倚楼听风雨半程霜月半生梦 东风骤起 满月之后是朔月,天空乌云弥漫既无月华,也无星斗,只留风声呼呼的黑夜,正好...

  • 倚楼听风雨

    文案: 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风云》第二梦 A1 初怀侠梦,甘甜滋味趟入喉 凭...

  • 倚楼听风雨

    清晨,微微醒转刚睁开眼,耳间就传来滴滴嗒嗒的雨声,像一串串音符在琴键上跳转。我跺着欢快的步子走向窗前,那淅淅沥沥的...

  • 倚楼听风雨

  • 倚楼听风雨

    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 --题记 陌上寒烟,深秋渐远,独倚楼阁,细品闲愁。岁月如...

  • 倚楼听风雨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题记 窗外淅淅沥沥的雨,一直不停的下着,时而大时而小,时而急时而缓,...

  • 倚楼听风雨

    诗逸的风铃 你我相识于四年前枫叶红遍山野的秋天。那时的我,率真纯粹,酷爱风铃;那时的你,刚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倚楼听风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jj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