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久没读娜坦莉的书,最近头脑塞满了未能及时消化的知识,脑子似乎没那么灵活了,每天早上起来都是思考,有点过度了。
每当这时候,就会想到静坐,想到娜坦莉的书。
我慢慢地右手拿书,慢慢地踱着方寸步,慢慢地吐出一个又一个字:“万事万物皆息息相关,互相贯通,就连我们踏步时所处的季节,也在支援我们的步伐。”
想起了清晨书写打卡群的伙伴,今天是D第一个打卡,她在日期后写上了几个字“细雨蒙蒙”。我接着第三个,边接龙边想着她和我比较近,我们同处一片雨雾中。不由嘴角上扬,浮起温暖的笑意。
窗外,天阴沉沉的,正在飘着细雨。
在娜坦莉的书写中,我慢了下来,无需做什么,仅仅只是全身心地投入朗读,投入她创作时展露的状态,感受她的声调和气口,和她的呼吸同频,我自然慢了下来。
“写作时心思专注固然好,然而,在专心写作时,不要把世界挡在外头,而要任凭万事万物恣意生存。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平衡状态。”
我很听话地望向窗外,想起了早晨D的那句话,一阵温暖的感动升起。莫名的连接,不知道对方有没收到。
亲爱的朋友,我这里的天空也下雨了。
想起了我们曾度过的一年多的每周一聚的学习时光,我们有过碰撞,有过欣赏,有过妒嫉,把那些移情投射的部分收回,我们互相看见彼此的真诚和喜爱。起码在我内心,你是如此的独特,如此的亲近。
还有……
这下,思绪的闸门打开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面容浮现在脑海。我无法详尽,他们一个个表露真我的时刻,都会让你惊喜,不由得不感叹,没有一片叶子是一样的。
荣格说我们在集体中活着,在面具下个体消失了,我们沦为了面具的工具,沦为了集体的代言,我们自己独特的声音被抹杀,被压制。可在那个团体里,在一个又一个心理学的团体里,甚至在我身边的朋友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独特的存在。他们没有一个是一样的,他们的真我为他们的存在涂上了非常鲜亮特别的颜色。只要有个空间,只要有光照到,那抹色彩便开始闪耀。
真我永远在集体中突显着,挣扎着,无一例外,起码,在我目所能及的人群中。
窗外细雨纷飞,降温不少,隔着睡衣,细胞捕捉到那份凉意,缩紧了身子。可内心却在精神的世界里沸腾,暖和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