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改变,从心开始》

《改变,从心开始》

作者: 巴渝墨客 | 来源:发表于2020-04-29 00:46 被阅读0次

            巴渝墨客                  2020年4月28日 

    夜幕下的灯火

    改变,从自己开始————

    用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需要。用新生产力取代旧生产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用新思维取代旧思维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事物发展有规律可循,时代更替有轨迹可找。然而,一个人的自我发展也可以从改变开始。当一个人开始做出改变的时候,首先是思想上的改变,其次是行动上的改变,然后是过程上的改变,最终才是结果上的改变。

    说到改变,就要说到另一个词:习惯。结合我自身的问题来谈,并不是我不愿意去做出改变,而是我可能在潜意识里就摒弃了改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已经习惯了当下或者以前所积累下来的舒适。人活在这样一个舒适区里,就会慢慢沦陷,久而久之就缺少了一份改变的勇气。一旦做出改变,就意味着让自己走出这个舒适区,有可能会迎接焦虑、不安、烦躁、苦闷等负面情绪,也有可能会有自信、洒脱、坦然、乐观的正面能量。此时,一切都将变得不可控,有可能变好,也有可能变坏。正是因为这样,人从根本上就不是那么愿意去做出改变,哪怕是明知有很大的可能去变好。大概这就是人的劣根性。

    要想真正的改变自己就变得有些艰难,是因为我们人是矛盾的个体。心里住着两个“我”,自我和本我。自我是感性的,容易感情用事,也容易被情绪左右。本我则是理性的,善于分析,用清晰的脉络来推测结果并给出一个较为理性的判断。我们要做的就是更加深入地去认识自我和本我。学会平衡二者,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既不过分推崇某一个,也不完全摒弃某一个。在工作和生活中,结合实际情况,用心去实践,不断去修正自我以及运用本我的能力。就好比,本我理性的认为做出改变是好的,但感性的自我就觉得改变会打破舒适圈,扰乱当前的节奏。二者的想法就会发生冲突,如果我们无法同时接收或者内心给我们反馈的这两个信息,就会偏向某一种。然后做出不正确,不合理的决定,有极大的可能是错误的。随后会导致一个错误的的结果,就要承担其后果和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所以,我们必须要认识和了解更多的自己,学会和自己的内心进行沟通,不断的完善自我,改变自我。

    具体要怎么做,暂时我也不清楚。我只能以提问和作答的方式来进行尝试:我改变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改变?我要怎么才能改变?先回答自己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如果答不出,就用逆向思维去反推。我要达到什么目的或效果?我需要怎样去做才能达到?我具备的和我不具备的分别是?我要如何具备这些不具备的条件和资源……不断的正向提问作答和逆向思维推导,在这样的过程中进行辩证统一。或许,这需要大量的时间。但不可置否,它完成了一种由思想到行为上的改变。这是一种真实的改变!从这里开始,改变就开始了……

    接下来,我们如何能够让改变持续下去?那就是把现在这种“改变”,变成一种习惯。让我们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下意识的动作行为,或是思维方式。这就需要练习,大量的练习。

    在这当中,我们人有很多面。刚才就说到了感性和理性。感性的一面会通过感官比理性更先接受外界传递回来的信息并立即给出感受和反馈,通过情绪化和情感化的方式去表达,最为直接,但不一定正确。理性则需要对所有的信息进行过滤和分析,把对我们做出决定有用的信息和无用的区分开,这就需要思考的时间和信息处理,数据分析以及得出结论的时间。起初,我们要做出一个理性的合理的决定就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慢慢熟练并掌握这种技能之后,才会缩短它的时间周期。我们可以把它变成一种习惯,去适应它,完善它,提炼它。如果我们完全运用理性,就会变得无趣,没有人情味,像个机器;如果我们只运用感性,不加理性的思考,就会做出一个又一个不合理,错误的决定。所以,二者需要得到平衡,在不同的场景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

    时间,一直在行走

    在这之前,我想:首先,我要做的是多想一想,想一想再说,想一想再做。我必须要想一想了,我需要思考。因为我不假思考,已经做出了许多错误的决定,也得到了不好的结果。既然做得太快是错误的,为什么不停下来想一想之后在做呢?如果明知这样做是错误,那么停下来就是一种正确。古语有云:“以不变应万变。”意思是在我们还不知道怎么去做的时候,先不要随意去作出改变,有时候会适得其反。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缓冲,只有等想好了再做,或者想一想再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不断想,不断修正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这一点我知道,看似简单,实则也很简单。但唯独我没有去做,连第一步我都还没有开始,就意味着我没有改变。无法改变,一切都会维持现状或是变得糟糕。只有改变,才会出现变化,才有变好的可能。中国还有句古话:“变则通,通则达”。意思是变化才能够通透,通透才能够达到。可能就是前面我说的这个道理。

    其次,我要改变对事物的看法。我需要更全面、更客观的去看,而不是在潜意识里就已经给“它”贴好了标签,这张标签是好的,就往好的看;这张标签是坏的,就往坏的看。我认为这也是人的问题,有一个趋好或趋坏的心理。此时,我们忘了一点:事物的本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我们却在干一件事,那就是强行给它贴标签,这种做法的本身就有问题。我们需要改变它,我们需要撕掉被我们贴上的标签,重新去看待它,去认识它。改变这种既定的思维方式和重新掌握再认知的能力。不断对我们之前的认知的点线面进行完善和充实。

    这样的问题普遍存在于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比如,一个人觉得他的能力不足以完成这件事,他就不会去做这件事了。那么,他是否可以完成呢?这就不得而知了,因为在还没开始做之前,他就已经开始了自我设限:我不行,我能力有限,我做不了……就算他真的不行,那么通过努力和调动资源呢?也不行吗?怎样才行呢?可能多想一想,多尝试一下也就把这件看似无法完成的事完成了。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还有,在中国的传统家庭关系中,父母与子女:父母认为孩子就应该听话,只要子女不听话,就会很生气,破口大骂,甚至是拳脚相向。他们把它理解为“子女需要被教育,他们也应该教育子女”。在这种“应该”的背后,子女就应该无时无刻听从父母的话吗?没有道理,不适合子女本身也要吗?如果是错误,听了那就是继承错误,也是对父母意志的延续。所以时代造就了“妈宝男和乖乖女”。同时,正因为子女的不听话,不是每时每刻的顺从形成了另一种现象,那就是子女的叛逆。叛逆固然不好,但总归事出有因,有因必有果。至于这个果如何?那就要看父母如何去引导子女走出叛逆了。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就不一一例举了。

    透过这些真实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其本质;但又因为它们阻断了我们和真实的“遇见”,我们一时之间又很难发现他们的本质。一切的源头就是思维方式,我们每个人有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我们有不同的角色需要转换,其中就有可能某些思维方式存在问题。那么,这些存在问题的思维方式就需要修正和完善。

    …………

    心中有灯,脚下有路

    改变,从自己开始!从生活中的细节开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改变,从心开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lw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