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作者: 曾薇洋 | 来源:发表于2018-05-03 21:05 被阅读0次
中庸之道

趁着假期安安静静坐下来看了一下荣格心理学,虽说已经在喜马拉雅听了几遍了,还是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特别是在释梦方面,讲到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差别。我以前一直觉得谁解释的准就是对的,并没有绝对的分歧和完全的正确。后来细细回想,自己偏中庸的思维方式,似乎总在不经意看到了自己的犹疑不决。

当你无法对一个事物做准确判断时,那说明我还没能深入了解,所以就冠冕堂皇的找了一些敷衍的中性价值观念加以陈述。其实这本质就是自欺欺人。我只是不愿意承认,我是完全不理解。哈哈哈哈,现在承认了。

光承认没有用,得需要通过这个点引申了下来。内心有了一种好奇心,去探寻自我的中庸思维,于是随即展开对于问题和自我的追问,什么是中庸?

一开始心里给不出完备准确的解释,只是从反面逆向思维,中庸不是和稀泥,不是折中主义。查了一下说文解字。去了解中庸的本意。中指的是和谐的意思,庸有两层含义,一个指用,一个指平常。中庸即指中用,可用。

然后又将中庸这本书拿出来细读了一下,我之前对于这本书的唯一印象就是博学之 审问之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其实做为中国传统经典的四书五经,儒家思想确实对我们中华名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骨子里的集体无意识估计也有此一份。我们重视道德和礼节,自古就有很多道理,微言大义,而这些道理最终都要落地生根到当下的生活中去。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庸之道有三条原则: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这里给我的感觉是,中庸之道需要我们真诚自待,回归自然的本真状态。

中庸在生活中事实上,指把每件事都做得“刚刚好”。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达至中庸并不完全取决于自身的修养,也还要看周围世界的状况。

书中提到:中道而行,不偏不倚,持久不变,这就是中庸。后来人们解读为,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度、适当的刚刚好。中庸之道,随即也有了为中正之道,真理之道的本质。

大家听过一句话没有?真佛只道家常。中庸之道到最后它一定是很平常很平常的东西。无论我们内心想追求多么高深的境界,或者追寻奇迹,但是,最终要回到最平常最平常的生活里面。你只有在最平常最平常的生活里面才发现了奇迹,发现了神奇,你才能发现生命的真谛。

相关文章

  • 【浅析系列】《中庸》第十三章(正文1)

    《诗》部分:“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君子是中庸之道的化身,也是中庸之道的承载者,更是中庸之道的传承、创新以及发...

  • 中庸之道的真实含义

    中国人都普遍熟悉中庸之道这个名词,但是不少人都根据字义错解了中庸之道的真正含义,以为中庸之道就是凡事折中处理、...

  • 中庸之道与项目管理

    【引言】 中庸之道不是“和稀泥”,中庸之道是看待事物和解决矛盾的大智慧,本文介绍了中庸之道的基本思想,梳理了使用中...

  • 中庸之道有其自身的一些特性

    中庸之道的特性有哪些呢? 我自己的理解,应该说有两个。 一个是,中庸之道即广大,而又精微。 所谓广大,是说中庸之道...

  • 营销里的中庸之道!

    营销里的中庸之道!

  • 我是年轻人

    懦夫,才会选择中庸之道

  •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就是刚刚好

  • 气定神闲

    中庸之道,不偏不倚。

  • 何为中庸之道?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为人处世遵循中庸之道,小人则往往违背中庸之道。...

  • 日本企业如何实践“中庸之道”?

    日本企业如何实践“中庸之道”? 原创:曲军 结合《论语》了解日本企业文化 第六讲 中庸之道 1,《论语》原文: 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nl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