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5号(42)【读】顾志文:一堂真实的情境写作课——读任为新《

5号(42)【读】顾志文:一堂真实的情境写作课——读任为新《

作者: 小草文字苑 | 来源:发表于2020-10-09 15:00 被阅读0次

任为新老师为小学六年级学生所上的《外貌描写》习作课,最大的特色就是创设了真实的情境进行写作指导。

一、写作对象在真实情境中

一般作文写作的对象是虚拟生活中的人事景物,让学生去记叙和描写,而本课的教者训练学生外貌描写时,把写作对象就确定为正在上课的老师,让学生现场观察,“抓住我的外貌特征进行描写”,让写作的对象和学生观察的行为都发生在现场,发生在真实的教学生活中,没有半点虚拟和虚假的成分,用实践告知学生写作就是写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诠释了“生活是最大的写作情境”的理念。

二、写作指导在真实情境中

任老师的作文指导,完全在自己创设的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让写作的目的和阅读的对象非常清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写作在具体的交际语境中有明确的方向。

1.在真实情境中抓住特征

老师在现场的真实情境中指导学生抓住特征,写人物外貌,分三个步骤:一是用用简洁的语言,概要写出自己的外貌特征,二是把这些特征写具体,三是运用修辞手法把这些特征写生动。这样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指导学生抓住特征来写人物外貌,为后面作者创设的“征婚”和“寻人启事”表达需要的这些情景写作,做了很好的铺垫。

2.在真实情境中抓住“功用”

当学生已经能够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并且能够做到具体、生动的时候,老师介绍了自己的个人情况,创设了需要“征婚”做介绍的情境,让学生对自己的外貌描写进行重新修改。这样就从“功用”的角度,明确写作的目的,既要抓住外貌的特征,用词上还得用褒义的词,符合特定情境的需要,让人看着舒服。这就传递给学生写作要从生活中的需要出发,根据不同的目的进行情境写作的要求。

3.在真实情境中抓住“读者”

在根据自己写作表达的需要完成对外貌描写修改后,老师又介绍自己的情况,创设了“寻人启事的情境写作需要,让学生以此“功用”来修改文章,指导学生能根据阅读对象的不同来确定写作的侧重点,并指出没有必要进行生动传神的描绘,反而应该关注服饰。老师还与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的外貌描写进行了比较,揭示出功用不同、阅读对象不同,写作的笔法也不一样的交际语境写作要求。

三、课后作业在真实情景中

就着老师所创设的真实的写作情境,在课后作业布置中,任老师又创设了“仅仅有征婚广告,光写外貌就够了吗?”还需要写自己的其他的很多情况,包括从事什么工作?年薪多少?个人收入情况,联系方式等等,并且还要强调征婚是严肃的事情,插入个人的照片,引导学生选照片时与写文一样的真诚与真实。

可贵的是任老师把这次写作作为一个训练端点,发散到学生的课后能力提升,把它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来进行课后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设计这样一个完整的方案,能够让老师拿到这个方案,照着执行就可以了。这无疑已经是对作文教学的一种新的突破,是在情境中进行任务写作综合实践训练。

总之,任老师的课让人耳目一新,它让我们认识到写作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而是为了一定真实情境中的表达需要去写作,要根据不同的阅读对象进行不同表达,这才是真正的跟生活关联的有生命力的写作教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号(42)【读】顾志文:一堂真实的情境写作课——读任为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pl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