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春到,家里的海棠花开了……
人间正道是沧桑,一世绝学,近花甲之年,还未见伯乐鹤壁,这座三线也够不上的城市,每年春天吸引着几十万人流量的到来,很奇怪的是,明明市花是迎春,却因为樱花能来这么多人。也是,三公里长的樱花大道,这网络年代想不火都难。
最近在帮一个地理系的老教授整理文档,顺便拍一些视频。老教授对《易经》很有研究,十几岁的年纪,在一次去外地的路上,汽车站买了《道德经》,到下车时四五小时时间却就把这本书读完了,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倒不值得一提,可这位老先生在几小时的时间里,整本的《道德经》以倒背如流……
从此,老先生跟易的缘分也就开始了。
因为老先生是学地里的,那个年代实行在大学时出去实践,而老先生跟着老师经常会翻山越岭外出做实践,慢慢的对老祖先留下的易跟山川地貌巍苒星空宇宙结合着就思考出了很多角度,越挖越深,越深涵盖的知识面越广。对于《易经》的智慧,我一直认为真的是知道思考本源的又天使之然的人才能学得好。而老先生的发现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风水,养生,命里,景区规划,有了很多自己的发现。
更叹为观止的是,老先生对中医也有天赋,很多名医都慕名而来的拜访老先生。他经常和夫人上山采药,采中药,一篓子一篓子往山下背,在从这些药材里把长的不好看的挑出来,而好看的做成药材。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对鼻炎,类风湿,糖尿病……十几种病都有单独配方的药……自己做的药都给了亲戚朋友们用,乐善好施,尽显大家风范。
最近,在老先生的陋室里,帮先生整理资料,有时会跟他的夫人聊天,夫人总会一脸幸福的说到他们上山采药时的有趣事儿,还有把那些长的不好看的药材挑出来一脸嫌弃却又无比自豪的愉悦感都荡漾在脸上。
先生每周末会在固定的地点开设《易经》公益大讲堂,也会用科学的天文,地理体系讲解易经文化。而好多人每周赶几十公里的路,就为听上两个小时先生的课程。而先生的专业培训班每期也就收十人左右,他说:多了,就顾不来了,收班就要负责。
先生对石器文化很有研究,从中原各地百姓手里收集买回来许多石器时代的石器。我在整理这些资料的时候再一次叹为观止,大脑容量完全跟不上每天需要整理的资料了。讲真从未见过如此系统的资料,应该再也找不到哪里私家博物馆还能找的到比先生的陋室里更多的石器了。
人间正道是沧桑,一世绝学,近花甲之年,还未见伯乐老先生和夫人现在还是住在租的房子里。夫人说:钱都用在研制药品和收集石器文化上了。
偶尔会听到老先生跟人谈想建立石器博物馆的事,却总是到后来不了了之,偶尔在跟先生聊天时说到他的中药时,他总说:天使之然也,不着急,这是爱我所爱的事。
人间正道是沧桑,不知怎么了,老先生的故事我就想到了这句话……
好多人转型网红的年代,恰巧也表现出我们这代人太浮躁,这个时代的文化有点虚,快速,有效,变现。
老先生练就太极,外柔内刚,他讲:来了这世上,天使之然也,总要为人们留下些什么。
总是被先生的某句话红了眼眶,忠于爱,爱之所大爱……不知道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就是觉着先生一世绝学,近花甲之年,还未见伯乐,究竟是为何?
无上正觉,道德为师!
致敬李先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