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印象
对于临沂大学的第一印象,那还需要从的我研究生复试结束说起。尽管我对我复试过程比较满意,但是还是少不了忐忑不安。于是经过焦灼的等待,终于收到了录取通知。我如释重负,仿佛一瞬间从考研的压力之中完全地挣脱出来。想放纵,想发泄,想报复之前废寝忘食,埋头苦干的“苦日子”。但是我却不知道要做些什么,只是傻傻地愣着,坐着,苦笑着,算是自嘲,嘲笑着我此时还是一个只知道努力考上研究生的“傻子”。
许久之后,我缓过神来。开始在搜索栏中输入“临沂大学”这四个字。没错,我对临沂大学可谓知之甚少。因为我对临沂乃至整个山东的印象都来自他人口中。他们说着:“山东好啊!孔孟之乡”、“临沂好呀!山清水秀”、“临沂大学好啊!你有研究生读了”。可是这简短的几句话又怎能概括这偌大的山东、偌大的临沂呢。
随着光标的移动,我的思绪由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飘荡到了对我半掩面纱的山东。山东——齐鲁之地,孔孟之乡,是每个人听了都情不自禁感慨的地方。在那里,也许我能吃到赫赫有名的八大菜系之一——鲁菜,它口味咸鲜,原料质地优良,想到这里口水就不禁地往下淌;在那里,也许我能见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那恢弘壮阔地山水,登高望远,一览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那里,也许我能结识不少朋友,憨厚直爽的齐鲁大汉以及秀外慧中的山东姑娘。一目目,一行行,我对山东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深入其内,临沂这座城市逐渐映入我的眼帘。沂蒙大地是一片蓬勃发展的红色热土,沂蒙人民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开学是让人兴奋的,起码对于我来说是这样的。尤其是经历了疫情这重大的变故,为了响应国家的抗击疫情的政策,在家待了大半年,任谁都倦了。尽管到这边也不能放松对疫情的警惕,在学校隔离也是无法避免的,但是能够换个环境,远离那“安乐窝”,想想也是好的。
当我还未踏入校园,我的视野就被那一片生机勃勃所填满。映入眼帘的不是临沂大学的校门,而是那如泰山般巍峨矗立的图书馆。它呈“崮”字形,屹立在临沂大学门前,被喷泉、鲜花、绿草、灌木簇拥着,被进出的莘莘学子点缀着。透过它,我能看到临沂大学对文化的重视,对人才的积极培养。也看到了临大学子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对学习态度的严谨乐观。
当我将行李递给学弟的时候,我的身上就已然拓上了临沂大学的烙印。从此,你拥有我,我属于你。
临沂大学真的是出了奇的大,大到我现在都不知道它的边界在哪;临沂大学真是出奇的小,小到我无处安放的灵魂在这里刚好放得下。
山东本地的同学对我嘘寒问暖。这奇特的临沂话,听得我手足无措,只得一一点头,掩饰我听不太懂的尴尬。事后细细品来,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他们对我的关怀有加。大学以后,我又多了一群处处结伴而行,到哪里都风风火火的好同学、好朋友,热情的他们跟我想象中的山东大汉一点没差,山东的姑娘也果然个个貌美如花。
我心中对山东、对临沂、对临沂大学的疑问如滔滔江水倾泻给老师们和同学们,他们也很有耐心,对我的问题一一解答。我便对这临沂大学有了更深刻的见解。“明义、锐思、弘毅、致远”——“五圣校训”汲取了沂蒙2500年人文历史精华。“此有以彰国家重本尚顺之明义,足为万代不易之令典也”、“洪笃信好学,观乎六艺髃书意,以为天文数术,探赜索隐,钩深致远,遂专心锐思。”、“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此番先贤之话语,明义锐思进取之精神,用书圣王羲之体书写成校训,将临沂五圣(书圣王羲之、书法亚圣颜真卿、算圣刘洪、宗圣曾子、智圣诸葛亮)融入校训,沉淀了传统文化,让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和沂蒙精神得到了传承。让一所大学的精神品质与红色的沂蒙老区的人文素养紧紧地融合在一起。我想,它已然成为临沂大学师生间的一种风尚与理念,而我自己也潜移默化地成为了他们其中的一份子。
与同学簇拥在校园内,放肆地享受这烟火气。我爱城市的繁华,也爱山野间的宁静。更爱同学们蓬勃向上的激情,爱青春赋予我的活力。我想永远沉浸于此,沉浸在曲径通幽的小路,沉浸在荷莲浮水的湖畔,沉浸在朗朗书声的教室,沉浸在激情满满的校园。
这沁人心脾的雨后泥土香,差点让我迷失自己,忘记我来这的目的。从踏入这片校园起,我就是一名研究生了,不敢忘记鞭策自己,不敢失去前进的动力,更不敢忘记成功的方向。不止是为自己,也为对我谆谆教诲的老师,为无私奉献的父母,为作育英才的学校,为崛起之中的国家献出微薄之力。
夜晚,路灯逐一亮起,一同亮起的还有那临沂大学里的钟楼。滴答的脚步从不停歇,我想它会一同陪我走过春夏秋冬,三年时光。夜幕下的这一束光,宛如波涛汹涌的大海中闪着微光的灯塔,为航行中迷途的船舶指引着家的方向。而我犹如刚刚出港的小船,在未来的航行中,少不了颠簸,少不了迷茫。当然我相信我会为自己铸就钢铁之躯,总有一天我也会成长为一艘能够面对惊涛骇浪也能处变不惊远洋游轮,而那灯塔般的钟楼永远都会为我留一束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