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利用别人的好意
生活中彼此表现出友善是一种美德,但是如果很不幸对方是个小人可就要当心了,因为他一定会利用你的好意。我们应该时时表现出友善,但同样也要保护自己,所以认出一个小人并且知道他可能会如何利用你是至关重要的。
一提到利用,人们往往立刻会想到伸手借钱或是什么实质上的事情,这些都在明处,我们很容易辨别。不容易对付的却是那些目的模糊的。也许小人确实需要帮助,但另一番目的则是不可告人的。本质上讲他们通常要的并不是物质或者一般意义上的帮忙,而是依附或控制。
邢先生和张先生虽然相识但不算多么亲密。最近两个人因为一些事情需要经常在一起打交道,张先生希望彼此能更加融洽。就在这个时候邢先生开始找张先生帮忙处理一些自己的私事,张先生很爽快地答应了他。开始只是搬搬家具,做做卫生,或者一起去卖点东西,都是朋友间的互助,看样子两个人正在互相接纳,并且朝着更亲密的方向发展。但慢慢地张先生就感觉不对味儿了。
邢先生会邀张先生一起去一些陌生场合,明显是因为自己怕一个人到场感到孤立,然而到了地方就开始把张先生甩开,或者让他拿这拿那,把他塑造成一个跟包的形象。对他的语气有时也会变得无礼。有一次邢先生找张先生借东西,通常张先生都不会拒绝,但邢先生竟然以着急用为由让他送来,结果这一趟就跑了半个小时。张先生本想发作,可是每次感到折辱后邢先生都会满脸堆笑表现出亲近,这样一来张先生也就不好发脾气了。
一天两个人又遇见。邢先生正指挥几个人给他搬东西。见到张先生便毫无客气地要求他帮忙看几样东西。张先生心中不快表示拒绝。没想到邢先生竟然大发雷霆,指责他这么一点小事竟然不肯帮忙。说话间还带了脏字。至此两人不再说话。
很长时间之后二人又在某场合邂逅,邢先生先是堆笑寒暄,然后话锋一转,问张先生有事吗,如果没事要给他找点事做。张先生闻听只冷冷地说了一个字:“别!”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这个小人又打算利用他的善良了。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小人是如何利用别人的好意。张先生是为了彼此有个良好的关系才一次又一次答应帮助邢先生,最终才陷入了他的股掌。当然,邢先生并没有所要什么贵重的物质,那也不可能轻易拱手于人。但他企图借用别人的好意来控制别人成为自己的附庸,这其实是和诈骗同样卑鄙的行为。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18860/7089119c494f5496.jpg)
每个人都会判断别人的行为,善良也是有限度的。当张先生感觉到对方的无礼时也曾经愤怒。但小人就是很会在彼此关系开始趋冷的那一刻给关系加温,让对方继续释放善意,这样就能持续利用。的确交往中矛盾难免产生,一个友善的人也不愿意友好关系被一些偶然的矛盾破坏,乐得大事化小。这样也就正中了小人的下怀。所以社会交往中的经验很重要,能让我们分清哪些不愉快是偶发的,哪些则是蓄谋已久的。
小人利用别人的另一番目的就是找靠山。权力人物往往本身就是一柄锋芒利刃,那可不是谁想靠谁就能靠的。小人如果时运不济,就连想抱粗腿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一旦人际圈子建立,圈子里的人就会谨慎地衡量在圈外徘徊的人,如果有用可以接纳。但像小人这样不省油的灯,即便是真想给老大当奴才,恐怕人家也要想想。
这样,本身有一定地位,又肯平易近人的人就一定会被小人盯上。他们会利用对方的善意与之形成依附关系。这也是最最危险的关系。
有一位小人,在单位感到极其孤立,因为每个人都能察觉到他的危险。唯独公司的一位老好人不嫌弃他,对他表现出友好。这位小人算是找到了依靠,很快就花样百出。他开始拼命恭维这位老好人。这一方面是加强自己的存在感,另一方面希望对方在群体的地位再高些,这样自己也能顺杆爬。但老好人就是老好人,见有人恭维自己反而表现得更谦虚。小人达不到目的很快就转而踩这位“宿主”。就像我们之前分析的小人心理,既然你当不了我的主人,不能带着我向上爬,那么就只能做我的垫脚石。
如果每个人的好意都会被利用,这个世界上的善良一定会倒退。考虑到危险的存在,我们付出的友善在一般情况下也不应该太过炙热,在需要帮助时也不该索取过多。我们的社会正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彼此关系还是该更重视规范,强调权利和义务。少想想熟不熟,多想一想该不该。这样我们的善良才不会被小人利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