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阅读彪悍一只猫的《一年顶十年》,其中有一段文字,我很认同。
说的是关于阅读速度慢的问题,“要忍受这种慢,因为这种慢是必然的,也是绕不开的。没有谁一出生就能走路,也没有谁在一岁的时候就能健步如飞。同样,你也没办法在基础还不牢的情况下就读得很快。不过,你不可能一直慢下去,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掌握的词汇越来越多,你的知识储备越来越丰富,你的信息处理能力越来越强,你的阅读速度自然就会越来越快。”
要坚持写作,必然就要加大文字的输入,在阅读一些别人推荐的好书时,常常会有一种很吃力的感觉。最近比较明显的,一本是《坚毅》,一本是《搞定》,前者我花了挺长时间最后终于读完了,但是后者,因为能安静阅读的时间段比较有限,经常在读的时候,我会发现自己读不进去——就是那种字都认识,看标题也知道,但是读内容的时候,却不知道在讲什么的感觉。这种感觉,在阅读国外引进的书籍的时候,尤为明显,我的思维,好像更习惯于国内出版物,类似思维结构图一样的文章,胡或者说公众号上那些别人消化过再输出的干货类文章。
在出现这种吃力感觉的时候,我的惯常做法都是放弃。因此,在读到彪悍一只猫的这段文字时,我颇有感慨。我突然明白,我之前的处理方式不太合适。因为这样会导致我的阅读能力一直停留在现在这个阶段,而很难有质的提高。
那我该怎么做呢?特别是在我时间、精力都很有限的前提下。
我想也许我先搜相关的书评,或者找公众号上这类晦涩难度的书的拆书稿,先对书里介绍的内容有个大致的熟悉,就像上学时提前预习功课一样,再去阅读这些难搞的书,不失为一种办法。我决定后面试试。
另外作者提到了如何挑好书这个问题。整体读下来。感觉和提升阅读能力的过程类似,其中的核心思想是,熟能生巧。读的书多了,自然会知道什么样的书是好书——或者说,是现阶段符合自己品味的书。同时,如果注意关注出版社,关注作者等,也能为挑选好书缩小范围。
总之,要想有好的写作,必须哟大量的阅读,而要提高阅读能力,也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加油把,nice lady!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