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漫
导语:
我泱泱大中华,乃五千年文明古国,国学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留下许多精妙的故事,浩如烟海。笔者只撷取其一部分,分享给文朋诗友,命名《文海撷浪》。

①杜秀才巧联斥贪官
明未,湖北襄阳有一个进士出身的人,补缺做了个知县。
此人贪婪无度,搜刮民脂,盘剥民膏,苛捐杂税,无所不用其极。弄得民怨沸腾,百姓叫苦不迭。某年新年将至,知县在家门口贴了副对联,自吹自擂所谓政绩,联曰:
爱民如子,
执法如山。
百姓见了对联,无不嗤之以鼻。有个姓杜的秀才,见知县恬不知耻,鼓吹愚弄百姓,不觉义愤填膺。他稍一沉思,便在上下联各添了一句,将对联改成了:
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岂为山乎?
对联经杜秀才一改,所谓“廉明清正"立即成笑谈。
②剃头匠撰联出怨气
在扬州一条繁华的街上,并排开着两家店,一家是冒老大的剃头店,另一家是赵老板的古董店。二人少有往来,各自经营。
赵老板经营古董,见多识广,财大气粗。可是顾客远不如剃头店多,因为古董字画受众不是普通百姓,而是有钱有闲的达官贵人、富家子弟。因此生意相对清淡,门可罗雀。
赵老板心里极不平衡,对剃头匠十分嫉妒,常常找茬,辱骂剃头匠是下等人,识字不多。冒老大胸怀宽广,从不计较。
这年除夕,剃头匠由于平日受够了古董商的欺压,心想也该出出怨气。于是请人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店门上:
莫看毫末技艺,
分明顶上功夫。
③张弓和李木
有一个叫张弓的人,很擅长射箭,他很自负,经常向别人炫耀。
一天,他像往常一样练习射箭,箭无虚发。张弓十分得意,便挥毫写了一副对联:
弓长张张弓张弓手张弓射箭箭箭皆中,
众人一看堆“弓"和“张",不明白其意,自然无应对。
大家正在议论纷纷,过来一个卖弓之人,他看了贴出的上联,便拿出把自制的弓,请张弓试试,连试几回,竟没拉动。卖弓人笑了,提笔写出下联:
木子李李木李木匠李木雕弓弓弓难开。
众人见卖弓者对出下联,仍不明白对联之意,便向卖弓者请教。卖弓者解释道:“我姓'木子李‘,他姓'弓长张';我叫‘李木'、'李木匠’,他叫'张弓’、'张弓手';我善'李木雕弓',他善'张弓射箭',呵呵呵,他射出来是’箭箭皆中’,而我却是'弓弓难开'啊!"
众人听了这番妙趣横生的的解释,不觉大笑,只有引弓十分尴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