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要按照“道”的方式做事,王阳明则要求“致良知”,而稻盛和夫要求坚持“利他之心”,其实三者的本质是一样的,那就是坚持“无我利他”,把利他之心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
大道理应该很多人都清楚,但是“利他之心”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怎么应用却需要加以辨别,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并用长远的眼光来反观当下的事情,才会做出正确的判断。
对于“利他之心”的判别,分清大善和小善是基本前提,大善就是授人以渔,小善就是搜人以鱼。
先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养育小孩这件事情,由于现在孩子数量少,生活水平也不断得以提高,因此对待小孩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事事都给予小孩最好的,吃好吃的,所有工作都大人给予代劳,最后造成小孩性格越来越乖张,性格孤僻,怕吃苦,另一种是坚持让孩子进行锻炼,在保证不出现大安全危险的情况下,坚持让小子自己去学习和做事,忍住不要自己全程动手,看似父母很无情,不过久而久之孩子独立性则会变强,很明显,第一种就是授人以鱼,第二种方式是授人以渔。
再举一个工作中的例子,作为企业的销售人员来说,想法设法获取订单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和责任,而且很多人都明白应该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但是在商业经营中,需要答应客户所有的要求吗?因为按照利他之心来说,满足客户所有要求才是正确的。如果和一家客户签署了合同,客户要求给予账期或者欠款,而你明知客户公司经营不善,很有可能回款面临极大风险,这个时候是否需要答应客户的要求呢?如果抱着小善的态度,那么就会答应并签单,签单后对于公司来说将会遇到极大财务风险,此时小善就是大恶。
其实,类似的情况在其他领取也是普遍存在的,比如说扶贫致富,如果说直接给予钱财,短期来说确实可以改变穷人的生活水平,但是长期却会出现大问题,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根据实际情况帮助穷人学习本领,给予赋能和支持,让他们自己劳动并且再此过程中创造财富,才是长远之道。
因此,大善看似无情,小善实则为大恶,在坚持利他之心作为判断标准的时候,应该擦亮眼睛明辨是非,多行大善,避免小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