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5920/a0926ea85eb521d1.jpg)
「你快乐吗?」
这个问题其实不好回答,大部分时候我们处于平静状态,没有正向的情绪波动话,难说快乐,但也不能说不快乐。
「就这么着...」
追寻快乐是我们经常提到嘴边而又再普通不过的一个生活诉求,方法方式多样,傻呵乐呵精明算计,各出一路。而说到底,这世间无非就两种快乐。
一曰消费的快乐。
买买买,接天莲叶无穷碧的买,春风吹又生的买,人生难得我高兴的买。消费主义来自万恶的资本主义世界,追求生活物质体验层面的无穷尽享受。于体制无关,只要是市场经济驱动的现代文明体里,消费终究会成为极致的体验追求。
从我们得到人生的第一个糖果开始,消费的快乐便植入我们的认知中。随着人的成长健全,消费不断给予我们快乐的刺激。iPhone出一代,数码嗜好者买一代;新一季流行刚登上秀场,时尚追求者立即下单。从低级的数秒甜蜜果腹,到高级的拥有体验车宝器物、豪华酒店、度假天堂,锦衣玉食...
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只有未被开发的感官世界,没有到不了的欲望之城。一个欲望被满足,快乐产生又消退,再有更大的欲望发酵,期获更大更猛更持久的快乐。
可是这样的快乐意味着收支,花钱容易,挣钱痛苦,当然土豪略过。在消费的快乐里欲仙欲死,醒来后在挣钱的泥潭挣扎煎熬。
好在,消费快乐的之外,还有一种,谓之二——创造的快乐。
很多人应该有过这样的体会,由自己的天赋特长或好奇动手能力,有意无意创造出一些对自己有趣的东西,这个过程会收获一种奇妙的快乐。它由我而生,由我而变,无中生有,有变多端,通过简单朴实充满活力的「创造」行为,我们体会到完全不同于消费所带来的快乐。
且不管创造之物价值或高几何,只是这个行为本身,它的增量属性,它为这个世界带来的变化影响,它把原始变具象,它带来的更多未知可能行,这种快乐所产生的正向情绪波动,持续得更久。
创造力旺盛的人,可以从中收获数不尽的快乐,对消费的快乐依赖会更低,相应的来自欲望之蛊的折磨也更少。这给了我们追求人生极乐的另一种的可能性,在降低消费层面的欲望后,在创造的时空里探寻更广阔的自由。且后者给到的快乐刺激绝不亚于消费之乐。
典型如艺术家们,沉浸在自己创造创作中,比起外界的消费娱乐,创造对他们是更好吃的「糖果」。
抛开天赋训练,我们大部分人都可以成为生活的艺术家。画不出杰作,但并不妨碍我们享受恣意涂鸦的乐趣。创作不出好听的歌,可以自由哼唱几句小曲儿。造不出航天飞船,折得出能飞到女同学桌上的纸飞机。写不出长篇大作,发几句优美的文字在朋友圈亦有可为。做不出微信这般神级产品,打造一两个有用而美的app也很可爱啊。
创造的快乐,高可以到山高海深,平可以如路边野餐。
人生行乐,要自行车,还是要一颗可以享受创造之乐的心?
题图来自 列侬画给儿子的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