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教养孩子的时候,对自负感的问题到底有多少意识呢?到底是孩子太叛逆还是我们自己太僵化?要想找到答案,有必要问问自己:“此刻我心底涌起的是什么样的情绪?我是怎么被‘点’着的?我的过去如何影响着我的现在的表现?”一旦明白了自己的内心状态,我们就能够确定自己对孩子的反应是公正的还是受到了焦虑感的驱使。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表现出控制的欲望。如果孩子的表现同我们的预期有差距,我们常常会缺乏包容的能力;尤其是当孩子的表现超出我们预期的范围后,这类现象就更容易凸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会看到自己是多么僵化、武断、偏狭、独裁和专横,我们将见证自己的不觉醒可以达到何种程度。
我们要时常告诫自己:“要当时当地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反应。如果他的行为需要认同,那我要及时反馈。如果他的行为需要纠正,那我会及时警示,让他即刻汲取教训。如果他的行为不需要我做任何举措,那我就什么反应也不做。”
如果我们期望孩子的行为有所改观,但却只是等待而不采取行动,那就只能使孩子泥足深陷,而我们越发不知所措。孩子需要我们随时随地指导他们,而不仅仅在我们方便的时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