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序言
生活觉得迷茫,工作没有价值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干啥。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我也常年迷失在其中,最近一年才有些心得。
我们将这个问题暂且称之为:没有目标感。
1.WHY?为什么会没有目标感呢?
为什么明知道自己应该找到一个目标,但是就是找不到呢?
如果这是一个问题,并且又是一个如此重要的问题,时间又很充裕,为什么大家都找不到答案呢?
真正的问题一定隐藏在表象之下。需要抽象的思考。
没有目标感的原因如下:
1.目标过大:想找到一个使命级别的目标,不重视小目标,导致一直在准备,没有开始行动。原因在于,自恋导致的追求完美的心理倾向,想要依靠这个目标达到人生飞跃,一口吃个胖子。
解决的方法是:制定小目标(周期短一点,月粒度可完成)。
诀窍在于:要随心所欲的定义小目标,不要追求正确,不要追求完美。
2.没有体验:因为一直在准备,导致没有治理目标的体验,没有足够的体验,无法支撑真正的理解。
解决的方法是:舍弃其它目标,只做这一个小目标。
诀窍在于:置心一处,单一目标。一定要勇敢的舍弃其它目标,不要害怕错过其它机会。舍舍舍!
3.没有站在创造者的视角思考:大多数人都是以学习者的视角在准备,而不是以创造者的视角去构建。学习者的视角会让你处于被动跟随,追着知识在跑。创造者的视角会让你处于主动引领,知识追着你跑(用知识来验证你的假设)。其本质原因在于,大多数人,认为学习比创造要难,学习是前提,学会了才可以去创造。但是真相是,创造比学习简单,正是因为自己不懂,才要去创造,做着做着就懂了。
解决的方法:想要什么,就去创造什么,不要担心自己不懂。
诀窍在于:学习和创造要频繁切换。不要憋大招。
2.道德立场
更深层次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即,为什么无法正确的自省?
1.道德立场,即,大多数人无法自省的原因,在于自己的底层概念粒度太大。而最毒害人的底层概念非道德概念莫属。例如:人应该有理想,要改变现状,有所作为。人要先照顾好亲人,再照顾自己。人要讲义气,要够朋友。
2.因为,道德概念是从小被社会植入在我们脑子里的,我们直接相信了,没有经过推理。
3.所以,道德概念就等于是我们认知系统中的公理。
4.而,问题就出在这里:如果道德概念是错误的,我们是无法发现的。
5.因为,任何自洽系统的最底层都是基于假设,而这种底层假设只能靠相信,无法被证明。
6.所以,颗粒度越小的假设,越接近客观世界。越微观越接近世界的真相。例如:细胞比器官更客观,分子比细胞更客观,原子比分子更客观,量子比原子更客观。
7.所以,人的底层概念也是如此,你的底层概念的颗粒度越小,越清晰,就越接近客观。而道德概念的问题就在于,粒度太大。
3.物理立场
HOW?如何解决呢?
1.用物理立场代替道德立场。
2.物理立场就是无情,不受人情绑架,不受道德绑架。
3.物理立场就是1是1,2是2。最高的目标就是客观的认知这个世界。
4.物理立场就是用粒度足够小的假设/公理,来构建你的业务概念。
5.如果你使用的业务概念,都是由你自己拼装出来的,你就会真的相信,并且心理更有力量。
6.道德立场是迷信,物理立场是去迷信。
7.物理立场到了最底层,还是要靠信仰,即,第一公理只能靠相信。
8.虽然,道德立场和物理立场都是靠相信,但是物理立场的正确概率要更高。
9.另外,物理立场由于公理的粒度更小,更标准,所以更灵活,更容易重构你的业务概念。
10.物理立场就是可以自由拼装的乐高玩具,道德立场就是固定造型的手办。
道德立场 物理立场 物理立场下的业务概念4.指导意义
1.学习硬核知识,例如:物理学,心理学,数学等底层知识。
2.永远质疑自己的底层概念。
3.不断的重构自己的业务概念。
4.会用就行的本质就是概念粒度过大,如果这个大粒度的概念错了,你就歇菜了。
5.搞清底层概念的本质就是将底层假设打磨得粒度足够小。这里呼应上了闭环认知模型中说的切割核心算法。
6.道德立场是生存期,物理立场是发展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