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年社畜日常
20210906关于下岗的记忆

20210906关于下岗的记忆

作者: 星辰S | 来源:发表于2021-11-03 16:24 被阅读0次

    今年地产果然是不景气,部门六月陆续走了三个同事,本来以为留下的人起码能苟且到年底。这九月伊始,公司又通过上级传达裁员的指令。当然,这一次没有具体说名单,也没有具体到部门。但作为已经很难开展工作的前期部门,隐隐地感到了即将到来的危机。这次和以往不同,公司包装了下说辞,用了“汰换”这个词。但大家也不是傻子,“汰”了后是否“换”也不得而知。这也怪不了公司,行业就这样,倾巢之下安有完卵,跟你努力不努力,优秀不优秀关系不大,要怪就只能怪你选择了这个不需要太多技术且无核心竞争力的行业吧。至于是否有我,也不得而知,也不愿意去想。只是默默的做好手里的工作,安然的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我不是不怕被下岗,只是朴素的认为,和谐社会下,勤劳的人总不会被饿死。无非就是苦点累点,面子遭罪点。但比起那些更无生活技能的人来说,手脚健全,无明显智商缺陷的我未尝不感到一点点宽慰。

    从业的这些年,在行业蒸蒸日上的时期,无需为找工作担心。刚入行那会,不要学历,不看出身,只看你有无经验,能不能吃苦,可以就上。那时候也没有猎头,听说你闲赋在家时,总会有三五老同事给你电话说,“要不过来试一试?”。无非就是上班地点,公司大小,办公环境的小差异,其他基本都差不多。大家都在摸索着前进,只要够努力,够勤奋,总会找到一个勉强温饱的工作。忽然说到行业紧缩的下岗潮,对某些沉寂在工作中的有志青年来讲,可能会不太适应。

    其实,下岗看起来离我们很远,其实我儿时身边都有所了解。我生于一个川西小城,在农村长大,祖辈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但因城市所在的特殊地理位置,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建成了好几座带“编号”的厂区,有些是军工厂,有些是重工业,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三线建设”。当时也涌入了大片来自上海,东北的工人。他们在那个特殊的环境下,带着自己的家人,背井离乡,在遥远的西部深耕发芽。

    我成长的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厂区长大的孩子。还记得一个中学同学,他爸爸就在某厂工作,后来下岗后就来到城里,用买断工龄的钱在这里买了房,自谋出路,也算是过的不错。有些人,可能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下面我就要讲讲我经过“国营857厂”的见闻。

    在假期的时候,我驱车前往家乡的山里兜风,去某度假区游玩。汽车行驶在乡村道路上,两边高大的行道树,隔三差五出现的一楼一底的民房。经过地震后,都重建得新崭崭的。从小看惯了川西民房,对我没有半点新意。经过某个山洞后,忽然出现了大片梧桐,我察觉了这里的不寻常,因为梧桐非常茂密,整整齐齐,和普通的行道树形成鲜明对比,可以揣测,这些树木被人栽种很久。然后路面出现了了几栋七十年代特有的筒子楼,在这深山老林之中,突然出现这样的厂区住房,还是挺让人好奇。我离开主路,顺着梧桐大道来到了曾经神秘的“国营857厂”。

    简单介绍下,很多人对这类带编号厂区可能不太熟悉。在我老家,这类带编号厂区,就是三线建设的历史产物。当时,我国的重工业、国防工业等绝大部分都分布在东北、华北一带。在六十年代的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将重工厂,军工厂等企业搬迁到西部地区,为保密要求,少数国防项目要“靠山、分散、隐蔽”,有的还要进洞。“国营857厂”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建设起来的。

    进入生活区大门,右手边就是一片片住宿楼,全是东北红顶苏式筒子楼,看得出大多都是有荒废的痕迹。偶尔遇到几个老人在道路上散散步,两旁的植物也异常繁茂,感觉长时间无人修剪。顺着道路往前,是一片黄土覆盖的操场,尽头孤零零的伫立着一个旗杆。几栋零星的多层建筑围在操场周边。正对旗杆的那栋楼一看就是周边最主要的建筑,三层小楼正对大门。刷过漆的外墙已被腐蚀严重,漏出了底水泥底色,有些大红色印迹着时代特色的标语,还残留在墙上,透出了一丝庄严。楼的四周被杂物杂草包围着,大门也被一把把生锈的铁锁锁住,玻璃几乎被损毁,零散挂在贴在窗上,有些就干脆打上木板。视野所见之处都透露荒废和破败,我没有向前,向右转入生活区。生活区除了明显感觉路面干净以外,和其他地方没有两样。破损的窗户,锈迹的栏杆,楼里传来电视声或老人的说话声,但在这偌大的厂区里,显得很空洞,又很缥缈。在生活区前面绿化带,有被居民开垦的小田地,我看着一个白发老妇人,佝偻着背,往土地里点入种子。

    回到大门处,刚好遇到一个村民骑着三轮车来这里卖菜。陆陆续续聚来了一些老人,买菜的间隙。我和一位该厂的退休老大哥聊了起来,他大概给我讲述了这个厂子曲折的一生。

    老大哥从小就随父辈来到这个地方,父母已去世,自己和父母一样,一辈子就贡献在这个厂子里,他们响应着国家的号召来到西部,在这荒山之间建立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独立社会。厂里的员工大多来自北京,上海,重庆等地。在荒废前,这座厂区极其繁华,内部医院、学校,邮局,影院,百货公司、农场等所有的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完全自给自足。也因保密要求,厂里的人也几乎不对外交流,直到到现在,有些老人都听不懂当地方言,形成一座方言孤岛。在两千年左右,该厂因政策性原因破产,中间过程很曲折,网上也能查询一二。结果就是破产后并未集体搬迁,很多人未能得到妥善安置。导致破产后厂里的职工仍有不少在这里生活,言语中也透露出对那一届厂领导的不满。如今该地年久失修,疏于维护,除了日常的供水供电,也没有任何娱乐设施,加上交通不便,年轻人或者有实力的的家庭都已经搬出。留下的老人大多都是外地为主,一辈子献给厂里的职工。有些可能没有亲人,有些可能是因为念旧,有些也仅仅因为习惯,他们都被动或主动的选择在这里生活。

    老大哥的子女已去城市发展,在厂里呆了几十年,他不习惯大城市的喧闹。选择在这里安静生活,孩子偶尔会回来看看他。他每天也就散散步,在路边乘乘凉,陪着他曾奉献了一辈子的地方。

    后来从网上的视频中了解到,住宿楼得到了修缮,部分楼房为当地政府使用,黄土覆盖的操场也变为篮球场,中间的广场也变成了周边居民的娱乐场地,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道路两旁的灯笼,也为此地增加了些许生活气息。但唯一不变的,仍然是一群老者,坐在花坛旁椅子上,回想在这里发生的一切,随着时间流逝,消失在社会记忆里。

    关于“三线建设”和“改制下岗”,影视作品也有不少涉及。那时候的年轻人凭着一腔热血,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奉献出自己一切。从“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直到“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这两句口号也成为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当然也有一些工厂运营很好,在改制的大环境下重新焕发了活力,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但“国营857厂”就随着时代大势,不得不采用这样一种方式落幕。

    比起“国营857厂”职工破产后的无所适从,我们可能也是幸运的。有过“改制下岗”记忆的朋友应该知道,而对于他们来说,从出生到下岗都生活在这里,无论精神上和物质上,短时间都没法去适应外部生活,情感上也很难与厂区剥离。改制下岗失去的不仅仅是经济来源,而是自己的故乡、自己的社会认知结构以及自己的信仰。有些人或为了膝下子女,或为了半百父母,依然通过再调整、再学习、再就业,继续在社会各个岗位上发光发热,。而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有更多便利的条件来充实自己,改变自己,以迎合当下时代的变化。我们还有什么怨言呢?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青天。”

    向曾经那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共和国建设者致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10906关于下岗的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fp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