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桃花泛鳜上蓬莱(6)

作者: 永远的潜龙 | 来源:发表于2022-03-02 23:50 被阅读0次

【渔歌子】桃花泛鳜上蓬莱(6)

自此,这五首词不仅在中土大地广为流传,而且辗转万里,远渡东洋,在日本登陆。日本岛四面环海,历来重视渔业,《渔歌子》的意境自是为他们所喜爱。平安朝弘仁十四年(公元823年),热衷于大唐文化的嵯峨天皇在贺茂神社开宴,亲赋《渔歌子》五首,皇亲国戚、群臣学者也都积极应和,自此掀起了平安京的填词浪潮,是为扶桑填词的开山之宴。席上的诸多作品绵延千年,流传至今,是极为宝贵的文学交流史料:

寒江春晓片云晴,两岸花飞夜更明。鲈鱼脍,莼菜羹,餐罢酣歌带月行。(嵯峨天皇)

春水洋洋沧浪清,渔翁从此独濯缨。何乡里?何姓名?

潭里闲歌送太平。(有智子内亲王)

渔夫本自爱春湾,鬓发皎然骨性闲。水泽畔,芦叶间,挐音远去入江还。(滋野贞主)

这些作品仿效原词,并得其精髓,虽然文字较张志和还是略显稚拙,又带着点儿朝堂的气息,却仍旧不妨碍后人对其的赞赏。学者夏承焘用“扶桑千载一竿丝”“桃花泛鳜上蓬莱”这样的诗句,给予此事很高的评价。

《渔歌子》的影响,不仅有空间的广阔,还有时间的纵深。虽然残唐五代的战乱使教坊曲谱失传,但是后人对词中意境的苦苦求索仍旧不容忽视。大文豪苏轼和黄庭坚,为求唱出渔家欸乃之音,竟然想出替换词牌的“馊主意”,分别将“西塞山前白鹭飞”一首补成《浣溪沙》和《鹧鸪天》的格式,其中执着可见一斑: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苏轼《浣溪沙》)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底是无波处,一日风波十二时。

(黄庭坚《鹧鸪天》)

白鹭振羽的一刹那,并未曾想着能够为人传唱不休;鳜鱼摆尾的一瞬间,怎会料到自己并非是单纯沦为美餐的命运?桃花流水,蓑笠江湖,一日记录千载,弹指便是永恒。一曲《渔歌子》,烟水有情,云岫无心,唱绿了湖州的山川草木,唱闲了千年的岁月时光。

时至今日,犹能让我们在机械的喧嚣中,偷学一分“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惬意。

相关文章

  • 【渔歌子】桃花泛鳜上蓬莱(6)

    【渔歌子】桃花泛鳜上蓬莱(6) 自此,这五首词不仅在中土大地广为流传,而且辗转万里,远渡东洋,在日本登陆。日本岛四...

  • 【渔歌子】桃花泛鳜上蓬莱

    【渔歌子】桃花泛鳜上蓬莱 《渔歌子》,单调二十七字,四平韵,中间两句三言按照惯例需用对偶,若一次创作多首,默认末句...

  • 【渔歌子】桃花泛鳜上蓬莱(3)

    【渔歌子】桃花泛鳜上蓬莱(3) 然而,明媚鲜妍终究过不得几时,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渔阳鼙鼓冲破碧霄,撕裂了...

  • 【渔歌子】桃花泛鳜上蓬莱(4)

    【渔歌子】桃花泛鳜上蓬莱(4) 然而命运总是不甘寂寞,在张志和隐居五年之后,家中出现变故,县治变迁,祖业堪忧,其兄...

  • 【渔歌子】桃花泛鳜上蓬莱(5)

    【渔歌子】桃花泛鳜上蓬莱(5) 前三首摹写悠然自得的渔家生活,后两首中暗含劝君珍重之意,笔力纯熟自然,意境悠远辽阔...

  • 【渔歌子】桃花泛鳜上蓬莱(2)

    鲜艳的颜色,明快的节奏,宛如点染丹青的山水从纸上流泻而出,在天地间肆意蔓延。那不惧风波的渔人,隐藏在蓑衣斗笠之下,...

  • 吃完桃花泛桃花

    桃花泛,一个容易让人浮想联翩的店名。 张志和的《渔歌子》里有一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当桃花盛开的时...

  • 「我的名号」桃源渔歌

    01渔歌子 渔歌子 唐 · 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

  • 张志和《渔歌子》——闲钓山水不须归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这首词算得上...

  • 徽州美食

    臭鳜鱼 名为“臭”,其实香,鳜鱼用作料腌制,再配上碎肉丁一起蒸,撒上泡辣椒,却又不过分红火,滋味浓厚。 桃花流水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渔歌子】桃花泛鳜上蓬莱(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hy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