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远方散文简友广场
漫卷诗书‖ 走向未来的“美”

漫卷诗书‖ 走向未来的“美”

作者: 芳华溪 | 来源:发表于2022-06-24 13:37 被阅读0次
说明:旧作一篇,以飨读者
网图/侵删

又是一个秋天,风儿那么缠绵,一片飘零的落叶忽忽悠悠地卷入窗口,在案头前打了个旋降落在书架前久久不肯离去。心,莫名地一阵紧缩,一种空灵的美掠过脑海……斗转星移,春去秋来,历史的苍穹,依旧繁星点点。翻开书页,沿着时空的隧道,追寻那些闪光的足迹。

网图  侵删

我很少参观专门的艺术博物馆,也没有去过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倒是在闲暇之余偶尔去过河南省博物院、郑州市博物馆、平原博物馆,凭着斑斑驳驳的记忆,暂且作一次“美的巡礼”吧。

虽然这些馆内没有说不完道不尽的宋元山水画,也没有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等著名诗人作家们的画像,但也能看到彩陶盆、青铜器以及各式各样的工艺品。令我震惊的是,它们给我的更多不是“美”,而是疑惑——“美”究竟在何处?直到读完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我满腹的问号才幻化成一个个的感叹号。

网图/侵删

书中,李泽厚先生系统的阐释了我接触过的和没有接触过的中国传统艺术,从哲学的角度上讲,他认为美是客观的,是具有社会性的,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但他并没有止步于这种纯粹的美学理论,而是结合了具体的形式进行梳理、概括、探究和解释。中华文明史所创造并留下来的具体的美,都在书中得到了由浅入深地演绎。

《美的历程》采用了历史发展的结构,将“美”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去绽放。我往昔在博物馆里看到的陶器、青铜器、书法、绘画、雕塑、文学等等都在悠悠的历史中锚定了相应的位置,默默洋溢着美的“底气”。

如果不读陶器、青铜器的历史,我就无法从更为广阔的视野,无法用发展的眼光去把握他们的独特美,也就参不透他们究竟美在何处。

在评论一个人时,中国著名艺术家冯骥才先生说:“只说他的优点,他成了一个平面;说出他的缺点,他才是一个活生生的立体。同样,每一种美的形式也都是立体的,即它本身的层面和它历史的层面。从这两个层面来欣赏艺术品,才能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

匆匆读完此书,直觉分明暗示我这本书书写的是“美的历史”,那作者为什么将书命名为《美的历程》呢?

或许本书结尾处的一句话能解答了我的疑问,“美的历程是走向未来的”,以“历程”代替“历史”,即以“一条行进中的没有尽头的道路”取代已经“固化了的过去”,预示时光虽流转无声,“美”也将永不止息涌动。

河南省博物院(网图/侵删)

十一黄金周,再次畅游省博物院,穿过深秋院内依旧蓊蓊郁郁的竹林,站在千年之外,仰望中华文明历程中的“繁星”,我心摇神荡。

相关文章

  • 漫卷诗书‖ 走向未来的“美”

    说明:旧作一篇,以飨读者 又是一个秋天,风儿那么缠绵,一片飘零的落叶忽忽悠悠地卷入窗口,在案头前打了个旋降落在书架...

  • 漫卷诗书|| “美”在何处?(二)

    接上篇 “我不喜欢受人恩赐,这样压迫我,让人感到像个奴隶。我宁愿一切事情都由自己做,完全独立。” 美格涉足名利场场...

  • 漫卷诗书|| “美”在何处?(一)

    2020年七夕,电影《小妇人》在中国内地上映,该片根据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同名小说改编,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

  • 《漫卷诗书劲疏狂》

    天边落幕退红霞,简书有友个天涯 人生难得几回醉,艰难困苦霜两颊 白日放歌须纵酒,漫卷诗书劲疏狂

  • 漫卷诗书|| 科幻之光

    终于在料峭的初春阳光里一口气读完了刘慈欣的《三体》,“一部比现实更真实、比神话更空灵的科幻小说”。 在西方的天际,...

  • 漫卷诗书||《蛙》的“声响”

    第一部: 不着急,慢慢来,像青蛙稳坐莲叶等待昆虫那样耐心;想好了下次笔,像青蛙跃起捕虫那样迅疾。 我明白,姑姑其实...

  • 漫卷诗书|| 真正的勇敢

    第一章:我们,还有迪尔 我的祖先西蒙.芬奇,来自英格兰西南部,曾想方设法渡过大西洋,几经辗转最后北上来到圣斯蒂芬斯...

  • 繁华看尽为谁悔 月上笼纱娇为美 漫卷诗书等谁归 且舞且歌醉一回

  • 书话文章

    我读书话之类的文章缘起于陈平原的《漫卷诗书》。这个词大概来自老杜的“却看妻子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但那里只有...

  • 漫卷诗书喜欲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漫卷诗书‖ 走向未来的“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km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