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教育学相关的书,深度去了解“成瘾性”。
觉得这三个字何止是青少年的“宿命论”啊,其实也是成年人的“网瘾写实”。
这三年,网课导致孩子们对于电子产品更加依赖。
但不说网课,其实也已经无法远离电子产品了。越来越数字化的现在,作业要拍照上传,联系要自己打印,要拍视频等等,怎么可能离开电子产品呢。
我看关于“成瘾性”里面的其中一个案例,很有意思:快乐致死的老鼠
1953年,一个实验中的小意外,让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 当时,加拿大的两名科学家想要验证,当用电流刺激大鼠的大脑时,他们就会跑到笼子最远的那一头去。
于是,他们往大鼠的脑中植入一根小探针,只要大鼠压下金属棒,探针就会朝它的大脑传送一道电流。 实验中,大鼠们都如同预想的躲避电击,可有一只大鼠却很反常,它不但不害怕,反而还蹦蹦跳跳、主动追求电击。 它每5秒就去按压一次金属棒,压根儿不休息。在12个小时里,它按压金属棒高达7000次,并最终力竭而死。
科学家们非常诧异,取出探针后发现,探针弯曲了。就是这一点点的错位,让电极没有进入到预想的区域,而是到了另一个后来被命名为“快感中枢”的区域。 当科学家刺激其他老鼠的快感中枢时,发现了同样的成瘾行为。
老鼠们无视食物和水,一遍遍地去按压金属棒,表现得跟那些大脑直接注射了成瘾药物的大鼠没有不同。
这个快感中枢,就是上瘾的生理基础。
科学家的结论是说,人类也是如此。
我们的生理决定了,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瘾君子”。 我们的大脑有一套“奖励系统”,通过识别“线索”,激发“欲望”,驱使相应的行为来获得“快感”,并诱使这个过程重复。
比如,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激发了我们的食欲,吃完后我们感到愉悦,大脑受到奖励,于是,下次相同的食物会再次激发我们的食欲。
比如,看到好笑的段子,心情愉悦,刷手机的手怎么都停不下来,一晃几个小时过去了,一有空闲,大脑就“鼓励”我们去享受这个时光。
“奖励系统”本是为了让我们更多进行有利于生存的行为,比如进食和繁殖。
然而,就像作者沈家宏所说,“成瘾的本质,其实是错误的自我疗愈。”
我们就是用一种看似愉悦的方式,进行疗愈,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