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作者: 小黑兔白白 | 来源:发表于2018-11-04 21:48 被阅读0次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第一章 中国在哲学的精神

1、哲学家所说的宇宙是一切存在之全。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2、佛家就说,人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柏拉图也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欲得到最高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生”只有这样才可以得到最后的解脱。这种哲学即“出世哲学”

3、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这种哲学即“入世哲学”{注:道德价值:爱人。超道德价值:高于道德的价值,例如爱上帝。}

总计:出世哲学与入世哲学:从入世观点讲出世哲学是太理想的无用的消极的。从出世哲学观点看,入世哲学太现实主义、太肤浅。它也许是积极的,但是就像走错了路的人跑的块,跑得快,越错的很。

4、内圣外王 中国哲学认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这个统一,就是圣人。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问世务的人。他的品格是所谓的“内圣外王”内圣,是就其修养的程度说,外王,是就其社会上的功用说。圣人不一定有机会成为实际上的政治领袖。

这一点和柏拉图说的“哲学家--王”很相似,他认为在理想国中哲学家应该为王,或者王应该是哲学家,但照柏拉图说的哲学家一旦为王,这是违反他意志的。换而言之,是被迫的他为此做出了重大牺牲。这和道家不谋而合显示出哲学家出世的品格。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一、地理背景

《论语》子曰:“知者乐山,仁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二、经济背景

中国以农业为“本”,以商业为“末”战国时期都高度重视“耕战之术”贯穿中国史的社会经济政治都是企图“重本轻末”四个传统阶级即“士农工商”

三、反者道之动(道家老子)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发展到了一个极端,就反向另一个极端:这就是说借用黑格尔的说法,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这是老子哲学的主要观点之一。这个理论对中华民族影响很大,对于中华民族在其悠久的历史中胜利的克服所遭遇的困难,贡献很大,由于相信这个理论,他们即使在繁荣昌盛时也保持谨慎,即使在极其危险的时盐满怀希望。同时这个理论还是为中庸之道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勿太过”是儒道两家的格言。不及比太过好,不做比做的多好。因为太过,就有适得其反的危险。

四、家族制度

“农”只靠土地,土地是不能移动的,作为“土”的地主也是如此次。因为这个原因一家几代人都要生活在一起,这样中国的家族制度就发展起来了,它无疑是世界上最复杂组织最好的制度之一。儒家大部分理论是在论证这种理论的合理,家族制是过去中国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五种社会关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

第四章 儒家

一)孔子

1、孔子是中国第一位私人教师,而不是中国第一位私人著作家。

2、诗经三百,一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正名  有人问孔子,若您治理国家,先做什么,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又有国君问治理国家的原则是什么?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父子都是这样关系的名,负有这些名的人都必须相应的履行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4、仁义 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点是仁。义是事之宜,即应该做的,它是绝对的命令。

5、忠恕 忠即尽己为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知命 孔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他尽了一切努力,而又归之于命。命就是命运。孔子则是指天命,即天的命令或天意;换句话说,它被看做一种有目的的力量。但是后来的儒家,就把命只当作宇宙的一切存在条件和力量。我们活动要取得外在的成功,总是需要这些条件的配合。但是这种配合,整个地来看,却在我们能控制的范围之外。所以我们能够做的莫过于一心一意地尽力去做我们知道的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计成败。这样做就是知命。儒家认为知命使君子的一个重要条件“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于此看来知命也就是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这样对于外在的成败也就无所萦怀。如果我们做到这一点,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就永不失败。因为如果我们尽相应的义务,那么通过我们我们尽义务的这种行为,此项义务在道德上算是尽到了,这与我们行动的外在成败并不相干。这样做的结果,我们将永不患得患失,而且永远快乐。所以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又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二)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

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犹之有四体也。四端充分扩充就是四种常德,即儒家强调的仁、义、礼、智。

第五章 墨子

周朝的一些军事专家在周朝解体后流散各地谁雇佣他们就为谁服务,以此为生,被称为游侠,他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这就是他们的职业道德,大部分墨学就是这种道德的发挥。所以说墨子及其门徒出身于侠。他们组成一个军事团体,几率极其严格,首领被称为“钜子”墨子就是该团体的第一个钜子

兼爱 是以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今唯毋以兼为正即若其利也《墨子 兼爱天下》

第五章 道家

1、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隐士正式这样一群“欲洁其身”的个人主义者,在某种意义上他们还是败北主义者,大都离群索居,遁迹山林,道家可能就是处于这些人。

《庄子》“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世间)}一个享有有才有用的美名的人,他的命运将会和桂树。漆树一样。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无用是全生地方法,善于全生的人一定不能多为恶,但是也一定不能多为善。他一定要活在善恶之间。他力求无用但到头来,无用对于他大有用。

2、道家的发展

主要有三个阶段,杨朱代表第一阶段,《老子》的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二阶段,《庄子》的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三阶段。但是三个阶段互相渗透,相互联系。杨朱的主要方法是“避”。《老子》大部分思想是企图揭示宇宙事物变化的规律。《庄子》的很多地方加以发展产生了“齐生死,一物我”的理念,主要是从一个更高的观点看生死,看物我。从这个更高的观点看事物,就能超越现实世界,这也是“避”的一种形式,然而不是从社会到山林,而是像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

3、道家的第二各阶段:老子

思索名,就是思索思想。“形象之内”的一切事物都有名;或者至少是有可能有名。无名是超乎形象的,但不是超乎想象道德一切事物都是无名。例如,共相是超乎形象的,但并非无名。不过另一方面,无名都一定超乎形象。道家的道就是无名的概念。因为道无名所以不可言说。

道的概念,也是一个形式的概念,不是一个积极的概念也就是说这个概念对于万物之所从生者,什么也没说,只说明了一点既然道是万物之所从生者,它必然不是万物中之一物。道本身不是一物,所以它是”无名,朴”

一物生,是一有;万物生,是万有。万有生,涵蕴着首先是有,首先在这里并不是时间上的先,而是逻辑上的先。

《老子》第十四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一

是指有。说道生一是指有生无,二三则有可能是多的开始。

反者道之动 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这些性质一定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处世的方法

“不知常,妄作,凶。”我们应该知道自然规律,根据它们来指导个人行动。老子称之为“袭明”想要得到些东西就要从它的反面开始想,想要保持些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例如,若想变强,就必须从感到他弱开始,谁若想保持资本主义,就必须在其中容纳一些社会主义的成分。“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大成若缺,其用必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智若愚,圣人的愚是一种精神创造,普通人的愚是自然产物,二者是不同的。但是道家似乎在有些地方混淆了二者。

4、道家第三阶段;庄子

《庄子秋水》天在内,人在外。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庄子认为,顺乎天是一切幸福和善的根源,顺乎人是一切痛苦和恶的根源。天指自然,人指人为。

只需要顺乎人自身内在自然本性,就得到这样的相对幸福,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庄子的政治社会哲学的目的正在在于为每个人求得这样的相对幸福。

情和理

人在能够充分而自由地发挥自然能力的时候,就很幸福。但是这种发挥在很多情况下受到阻碍,例如死亡、疾病、年老。所以佛家以老病死为四苦中的三苦。还有一苦就是生本身。

《养生主》“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出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别人感到哀伤的范围,就是他们受苦的范围。他们受苦,是“遁天之刑”。情感造成的精神痛苦,有时候正与肉刑一样的剧烈。但是人们用理解作用,可以削弱感情。例如;天下雨了不能出门,大人就能理解,而孩子却会感到失望恼怒。正如斯宾诺莎说的:“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理解大范围有多大,他就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为它们受苦。”《伦理学》(第五部分)这个意思用道家的话就是“以理化情”即情可以以理和理解抵消。

道家认为,圣人对万物和自然本性有完全的理解,所以无情。可是这并不是他说的没感情。这宁可说是他不为情所忧乱,而享有所谓“灵魂的和平”如斯宾诺莎说的:“无知的人不仅在各方面受到外部原因的困扰,从未享受过灵魂的真正和平,而且过着对上帝对万物似乎一概无知的生活,活着也是受苦,一旦不再受苦,也就不再存在。另一方面有知的人在他有知的范围内,简直可以不动心,而且由于理解他自己,上帝,万物,都有一定的永恒的必然性,他也就永远存在,永远享受灵魂的和平。圣人由于对万物自然本性的理解,他的心也就不再受世界变化的影响,用这种办法,他就不依赖外界事物,因而他的幸福也不受外界事物的限制。他也可以说得到了绝对的幸福。这是道家思想的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强调了自然过程的不可避免,以及人在自然过程中对命的默认。(其中有不可否认的消极成分)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在这里描写的就是已经获得绝对幸福的人。他至人,神人,圣人,他的幸福在于他超越了事物的普通区别,他超越了自己与世界的区别,我与非我的区别。所以他无己,他与道合一。道无为而无不为,道无为,所以无功,圣人与道合一,所以也无功。他也许治理天下,但是他的治就是只让人们听其自然,不加干涉,让每个人充分地、自由的发挥他自己的自然能力。道无名,圣人与道合一,所以也无名。

《齐物论》“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无毁复通为一”例如用木料做桌子,从桌子的观点是成,从木材的观点是毁

更高层次的知识

《齐物论》不知之知

“即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己。”

“一”究竟是什么,这是不可言说,甚至不可思议的。

第七章 名家

1、名家的人在古代以“辩者”而闻名。比如公孙龙他说他自己“合同异,离间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这话对整个名家都适用。名家的精神就是重名不重实。

2、惠施的相对论  毁坏与建设是相对的。

3、公孙龙的 共相论 《白马论》三点论证:其一,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白马非马,用西方逻辑术语,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白的内涵是一种颜色,白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加颜色。三者内涵各不相同。其二,求马,黄黑白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至。.....故黄黑马一也而可以应有马,而不可以应有白马,是白马之非马审矣。马者,无去取于色,故黄黑皆所以应。白马者有去取于色,黄黑马皆所以色去,故唯白马都可以应耳。无去者,非有去也。故白马非马,用现在西方逻辑学术语解释,马、白马外延的不同。马的外延包括一切的马,不管其颜色的区别,白马的外延只包括白马,有相应颜色区别。由于马与白马外延不同,所以白马非马。其三、马固有色,固有白马。使马无色,有马如己耳,安取白马?故白马非马也。白马者,马与白也,白与马也。故曰白马非马。马这个共性,与白马这个共性不相同,马的共性是一切马的本质属性。它不包含颜色,仅只是马作为马。这样马的共性和白马的共性不同,也就是说马作为马和白马作为白马不同。

第八章 韩非子和法家

在早期中国封建社会中,以礼治贵族,以刑治平民。所以儒家要求不仅治贵族以礼,而且只平民也应当以礼不以刑,这实际上是要求以更高的行为准则用之于平民。在法家的思想里没有阶级的区分,在法律和君主面前人人平等。可是法家不是把平民的行为标准提高到用礼的水平,而是把贵族的行为标准降低到用刑的水平,以至于将礼抛弃,只靠赏罚,一视同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wd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