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教育已两年有余,正如前几天跟朋友分享的那样,教育是唯一一个让我重新想回去的行业,暂且不谈论理想,不谈未来,不谈教育是个朝阳产业,我们就谈谈当下,谈谈此刻。我们抬头看看这座城市,鳞比栉次的大厦,车水马龙的街道,一切似乎都欣欣向荣,朝气蓬勃,但低头看看孩子,看看当代的教育,不禁觉得病态百出,高学历高文凭的父母在对待孩子对待教育时,俨然如一个耕了一辈子地的农民,像面对升学一样的彷徨。每个父母都爱孩子,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父母只有懂得了怎么爱,才能真正做到去爱!
很多父母习惯给孩子贴标签,负面强化孩子“我不行”的思维,比如:这孩子太胆小了;他一点都不讲卫生。久而久之,“胆小”“不讲卫生”这些小标签就在孩子思想里形成了,我面对陌生人不敢说话那是正常的,因为我胆小,我不爱收拾房间也是正常的,因为我不讲卫生,孩子就很难再去突破。如此看来,我潜意识中的“语文比数学好”这样的概念也就不难以解释了。从小我就被冠名语文成绩超好,数学就弱些的标签,之后我一面对数学,我心中就会有恐惧,焦虑,我从心底抗拒这样的学科,也就是说,我是不接纳这门学科的,我的内心是封闭的,我想战胜,但我缺乏勇气,我天生就认为我数学比语文弱些,试想,我怎么可能做好一件我本身抗拒的事?
大部分父母对孩子都抱有过高的期望,有些甚至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于是从小开始培养孩子好的习惯,2岁时打碎一个碗,3岁时爱把刚刚收拾好的房间翻乱,4岁时新粉刷的墙壁被涂得五花八门,这些都成了家长眼中不好的习惯。但这真的是习惯吗?2岁的孩子走路都在晃晃悠悠,3岁的孩子对事物报满新奇的感觉,4岁的孩子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力,这些都被父母强制变成了不好的习惯。被尊重是人的天性,习惯培养首先基于接纳,我们要做的是去尊重个体差异,顺应自然,不要有培养完美孩子的想法,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戒断严厉和专横。孩子从小若经历了太多规矩,将致使思想狭隘,规则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呈现出来,而不是强迫、压制与管教,规则之美,在于心悦诚服地接受。
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父母首先得看看自己身上有没有坏习惯,例如,一个内心木纳的孩子后面一定有个强势、心急火燎的家长,一个不爱吃饭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喜欢一勺接一勺往孩子嘴里喂饭的家长,一个考前焦虑恐惧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过分计较分数的家长……,有两个孩子,一个严格依照家长要求,按时写作业,但写作业时心里总惦记着动画片,就算常常分神也不离开书桌,另一个完全自由安排时间,有时先玩有时先写作业,若玩久了,作业就潦草一些,但都能正常完成作业。前一个孩子,我们把他的这种学习习惯称为“外部习惯”,也就是别人的习惯,一旦他不受外部控制时,这个习惯立即消失,但孩子在这过程中自身没有形成习惯,一切陷入糟糕的状态,后者,我们将他称之为“内部习惯”,他的生活似乎也没太大规律,但事实上他已经形成了自己习惯,并且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他能对自己负责。作为家长,我们当然希望最完美的就是内外习惯相结合,但事实上这很难,父母只有从自身出发,常常反省自己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始终有统一的言行,多身教,少言传。
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孩子在家玩电脑,午饭上桌了都不愿下线,妈妈叫了两次,毫无反应。一位妈妈愉快地把饭碗端给孩子,不让孩子别扭;另一位妈妈则把饭菜扔进了垃圾桶,若是你,你是哪一位?看完我想我是第二位,但接下来同一个情境换一种思维却让我惊愕不已,如果把孩子在家玩电脑改为孩子在专心做功课,你还会是同样的选择吗?这犹如当头一棒击在我脑门,这就是现在大部分父母的通病。我们很多时候想做一个严厉的执法者,当我选择将饭菜倒掉时,我便已经做出了对孩子惩罚的行为,我的做法不包含善意与悲悯,而是让孩子绝对服从,若有朝一日,他开始反叛,他对父母或身边的人变得冷酷,我也不该吃惊。父母应该是孩子想到了就觉得最温暖、最可靠、最可以放松的那个人,给孩子送一碗饭与溺爱没有太多关系,溺爱往往是包办,本质是成年人爱自己,爱则是理解和接纳,本质是爱孩子,只要是正常的爱,给多少都不会让孩子变坏。
生活中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往往的是自己,父母的教育理念能催化一个孩子成为参天大树,也能毁灭一个孩子低到尘埃,尊重孩子的天性,去接纳,去包容,做孩子的榜样!
��zBN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