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434176/7e2c08a5fbab982e.jpg)
上海籍作家金宇澄的长篇小说《繁花》于2012年年底完稿,2013年年初出版印刷第一版,截止2020年12月,已印刷46次。可见该书销售之火爆。
没错,《繁花》一经问世,便引起广泛关注,也获得颇多奖项。如第一届鲁迅文化奖年度小说奖、第九届茅盾文学奖、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等。
繁花落尽秋至冬,人生来去一场空。
十里洋场,雪月风花,形形色色的男女来往穿梭追逐着名利,追逐着梦想,追逐着内心无尽的欲望……
长篇小说《繁花》是一部描绘上海市民生活的作品。小说通过双线叙事结构,展现了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上海变迁。
小说《繁花》全书共分为31章,采用单双数章节(双线)交替叙事的方式。单数章节讲述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故事,双数章节则讲述20世纪90年代的故事。两条叙事线索如蒙太奇式镜头切换般交叉进行,最终在结尾处合并。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34176/33f0ac0b53eb6ef2.jpg)
小说《繁花》中的主要人物及情节:
阿宝,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祖父为资产阶级,父亲曾是中共地下人员,家住皋兰路,后来成为商人,终身未婚,成为时代旁观者。
书中有关阿宝的情节,是从十岁的阿宝开始,通过一件事带出另一件事,讲述阿宝的成长和经历。阿宝的初恋是青梅竹马的蓓蒂,但两人最终未能走到一起。
沪生,出身空军干部家庭的干部子弟,原住石门路拉德公寓,后因父母牵涉某大案问题,家道中落,迁入武定路旧公房,后成为律师。
小说情节围绕沪生的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包括与兰兰、梅瑞的短暂爱情纠葛。
小毛,出身上钢八厂工人家庭,家住大自鸣钟西康路,原钟表厂下岗工人,最终落魄而死。
小说情节围绕小毛的工人家庭背景和他在社会变迁中的挣扎展开。他先与楼下少妇银凤有染,后无奈与春香结婚,春香难产去世后,独善其身,临终“珠环翠绕”、“空有一身武功”。
《繁花》表现的主题是宏观大历史背景下小人物随波逐流的无常与无奈的命运。小说中60年代和90年代的情节,都是围绕阿宝、沪生和小毛这三位主要人物展开。小说通过琐碎和精细的描写,展现了真实的生活本相,表现了上海精神的丰富性和动态过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34176/1bd886f46c357238.jpg)
小说《繁花》的主要写作特点:
㈠、双线叙事结构:
小说采用双线并进的叙事结构,单数章节讲述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故事,双数章节则讲述20世纪90年代的故事。这种结构使得小说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形成了强烈的艺术对照。
㈡、沪语写入小说:
金宇澄在《繁花》中大量使用沪语,这种地域性的语言表达使得小说更具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通过沪语的使用,作家不仅重现了上海的民俗习惯和人文传统,还增强了小说的地域风情。
㈢、运用短句叙事:
小说使用了大量的三言、四言、五言短句,这种简洁有力的语言风格使得小说节奏明快,字字铿锵。短句的使用也使得阅读节奏放缓,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体会上海的沧桑变化。
㈣、非戏剧化叙述:
叙述者如“旧时代的苏州说书先生”,以第三人称叙述视角讲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数十年变迁。叙述者并没有透视人物的心理,也不会贸然揭露人物的想法,而是通过人物的行为和对话来展现他们的内心世。
㈤、细微情节描写:
小说中充满了对上海日常生活的细致描写,包括地理、建筑、服饰、交通、饮食等各个方面。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也使得小说具有了“物质生活史”的特点,读者从中也发现了平凡物事的诗意和史意。
㈥、艺术手法运用:
小说以蒙太奇式镜头切换、挪移,通过具体的地名和详细的活动路线,描写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变化。
以上这些独特的写作特点和艺术手法的运用,使《繁花》不仅成为了一部地域小说,也是一部时代小说。小说深刻地反映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和恒常不变的市民生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34176/8e0d92c0f398eea0.jpg)
重点!阅读这部小说,重点要理解《繁花》中“花”的多重含义:
⑴ 象征人生:金宇澄在接受媒体记者专访时解释说,“人生如花”,书中有大段关于花与树的叙事。书中前后共有七十多位女性人物登场,基本都是围绕阿宝、沪生和小毛三位主要人物展开,可说是“珠环翠绕”。女人如花,摇曳在人世间,花之盛开与枯萎,便是小人物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命运跌宕。
⑵ 上海的象征:小说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和繁密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上海错综复杂的局面。书名“繁花”也隐喻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繁华与变迁。
⑶ 人物关系的复杂性:小说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如同盛开的花朵,既有美丽的一面,也有复杂和混乱的一面。这种复杂性在小说中被反复强调。
⑷ 时代的变迁:小说通过描绘不同时代的上海,展现了时代的变迁和人物命运的起伏。从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到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小说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展现了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
⑸ 市井生活的描绘:小说通过对市井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上海市民的日常与琐碎。这种描写方式使得“繁花”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的繁华,更是一种生活的丰富和复杂。
总的来说,“花”在《繁花》中是一个多层次的象征,既代表了人物的美丽与复杂,也象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繁华与变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