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身边爱学习的小伙伴说起DISC很久,但还是第一次正儿八经听李海峰老师的课。原本只是抱着不想太“落伍”的心态去听,却越来越发觉这是一个“大宝藏”。
每一堂都在10分钟左右,简洁精炼却金句不断。从教大家如何剖析自身的DISC特质,到如何利用这个模型去组建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高情商”,每一个关键点都让人醍醐灌顶:“哦,原来是这样啊。”有时候甚至觉得,老师就是一颗正能量的小太阳,浅浅一道光芒洒下来,便能带来无尽的温暖和力量。
海峰老师说,每个人身上都有DISC四种行为风格,只是比例不同而已。它们没法用优点和缺点来划分,只是与众不同的特点,更可以被调整和改变。这个观点也让我明白,原来每个人的性格都不能简单分为“内向”和“外向”那么简单,想要真正获得优质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懂”!
利用DISC,和焦虑的自己和解。
在《凡事必有四种解决方案》这一课中,海峰老师说:“如果一个人能够灵活使用自己身上的DISC,连上帝都奈何不了你。”的确,正如老师所言,从来都不是事物本身在影响我们,而是自己选择的态度和具备的能力,决定了最后的结果。一个成熟的人,可以理解自己的情绪,并且控制自己的行为。
很多时候,我们会变得焦虑,是因为只使用了一到两种行为风格,而实际上,我们在遇见一件事情的时候,至少能有D、I、S、C四种选择方案。你或许因为一次挫折感到无力,但也可以从中吸取教训,更好前行;你或许觉得前路迷茫,但也可以锁定一个目标执着向前……
焦虑是一种状态,利用DISC的特性,去关注背后的原因,找到最佳解决方案,你的内心就会成为太阳。
利用DISC,让人际关系更和谐。
没有升职,你怪谁?和老公吵架,你怪谁?孩子不听话,你怪谁?……负能量的人觉得全世界都在和自己作对,正能量的人觉得,所有问题皆是机会。而这种卓越的能量,从DISC中就可以汲取。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在工作或生活中重要的人,他们的DISC行为风格是什么样子,更偏向于哪一类别。只有深入了解了对方的特点,知道了对方内心所想,才有可能更好地应对。比如,D型的老板想要明确的答案,那就直接告诉他你可以完成的时间;比如 ,C型的孩子想把事情做得更好,那就不要嫌弃他动作慢;比如,S型的另一半平时非常随和,那在对方提出要求时就努力达成……
我们总是自以为是地付出,其实,懂远比爱更重要。学会和焦虑的自己和解,学会去体察身边人的所想,就是最难得的爱。这些,都是DISC教我的。
D(支配型:目标明确,关注结果),I(影响型:调动氛围,风趣幽默),S(支持型:乐于配合,善于倾听),C(稳定型:思维严谨,追求卓越)。
虽然在初次接触这些概念时,确实有点云里雾里,但细细咀嚼后发现,身边处处都有能够套得进这个模型的实际例子。接下来会把这些课再重复听几遍,真正吃透内容、尝试使用并且深入学习。希望在未来的前行道路上,有DISC的加持,可以越来越从容!
最后,感谢猫叔,感谢剽悍江湖访学计划,给了我这次机会去认识李海峰老师,认识这么棒的DISC!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