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圆桌派》被观众们尊称为综艺界的治愈系文化节目,因为在娱乐至死、巨星为王的网络综艺时代,它坚持了文化类节目的小清新风格:不炒作、不做作、不浮夸。
《圆桌派》更是一档治愈系的节目,我特别喜欢这个既高度自由又富含营养滋润的文化类节目,也就在今天,我终于把《圆桌派》第一季和第二季总共48期节目全部看完。给我最大的观感是:它能够温柔地诉说出我们现代人的各种隐痛,并把这个痛摊开来,用方法论去剖析,让观众得到一些归属感、安全感!
《圆桌派》—窦文涛《圆桌派》每期节目共四个人,围坐一桌,点一炷香为限,放上点心,沏一壶茶,边吃边喝边聊。
智者的茶局它能够聚拢大量观众,除了是因为《圆桌派》制作精良,更因为所谈话题都是当下都市人所遭遇的生活困境,无论是哪个阶层、哪个年龄段,甚至刚刚开始认知世界的00后的年轻观众,嘉宾和主持人之间的观点交锋都能直击观众内心。
即便在当今物质富饶的时代,我们依然过得很不开心,一些青少年甚至一直深陷在奢靡和堕落之中无法自拔,那种焦灼不安的感觉深深地扎疼了他们,大家迫切地需要一些知识分子精英勇敢地挑起大梁来尝试解决这些精神困惑!
先讲一个最近一段时间触碰到我灵魂深处的真实故事,有一次,我在一个很有古典雅致风格的餐厅吃饭,这个别致的餐厅大概是有 100多平方米,餐厅里面摆放着一套高贵气派的沙发,沙发旁边有一个大的咖啡壶,正在煮咖啡,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整个大厅弥漫着神奇的咖啡和迷人香草混合的味道。
我正在吃饭的时候,突然走进来了一个中年男人,提着一个小提琴,旁边跟着一个小姑娘,一看就知道刚参加过一个小演出,但这个小姑娘嘟着嘴不开心。
原来这个小姑娘刚刚才参加完小提琴的三级考试,很遗憾没有考过。旁边的中年男人就是她的父亲,她父亲就非常耐心、温柔地对这个小姑娘说,爸爸当年给你报的这个小提琴班,并不只是简单地为了让你过级。
爸爸其实是希望有一天你长大了,爸爸不在你身边时,你觉得不开心了,就把琴箱打开来,帮自己拉上一曲,那个熟悉的音乐走出来,环绕着你,就好像爸爸还在你身边一样。
爸爸就希望你有一个这样的爱好,能在所有家人都已离你而去的时侯陪伴着你,让你不再感到孤独无助。
当我听到这段对话时,我的眼泪瞬间控制不住地往下滑落,我似乎已经忘记从小家人的教诲:“男儿有泪不轻弹!”……
在《圆桌派》的节目中,著名作家马家辉也常常讲到他与家庭成员的关系,颇有老江湖义气的人间烟火味,有趣的是马家辉还被粉丝们尊称为文学界的梁朝伟,这位帅大叔不仅颜值高而且“言值”也高,会讲故事、幽默!
马家辉2.
《圆桌派》观点犀利、妙语横生,最为重要的是,它充分尊重多元的秩序,请的嘉宾更是有文学气息的大咖。
其实我更想谈的是《圆桌派》里面的人物。比如有德高望重的学者界四大天王―窦文涛、梁文道、 许子东、马家辉。
请到的嘉宾还有炙手可热的艺人,比如说《我的前半生》的马伊俐、《人民的名义》饰演作风强硬的陆亦可―柯蓝、著名作家蒋方舟、冻龄美女孟广美等等。
孟广美所有的嘉宾都是自带流量的咖,而且涉及两岸三地,无论是博学的梁文道,儒雅的许子东,风趣的马家辉、阅尽人生的马未都,还是年少盛名的蒋方舟,他们都是每个领域的资深大咖,他们说出来的话往往有分量,会成为某种价值观的呈现和输出。
古董鉴赏家—马未都一个节目能否保证收视率,就要看内容是不是吸引观众、与社会热点联系的紧密度、剖析话题够不够有深度,《圆桌派》这三点都做的相当出色,而且比起高尚,它更在意趣味;比起正确,它更看重内省;比起表演道德,它选择逼视真实。所以它提供观点,不提供答案;它讨论是非,不分对错。就当下而言,这种说人话、办人事的节目,太少太少了。
何森堡比内容更有趣的其实是节目里的人。他们各具特色,并且随着参加节目次数的不断增多,渐渐去掉了伪装,展示出更多的自我。嘉宾和观众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近,最后观众不仅尊重他们,而且喜欢他们。
首先看谈话的引领者―窦文涛,他总是戴着一副像哈利波特一样的圆眼镜,声音柔和、嬉皮笑脸,广受观众喜爱,是出了名的高情商、高智商的主持人!窦文涛是凤凰卫视的台柱子之一,多次被评选为“最佳谈话节目主持人”。
窦文涛最难得的是,窦文涛还有一种幽默感和自嘲精神,在嘉宾面前,他揣着明白装糊涂,谦虚得一塌糊涂,窦文涛的幽默还是很轻微的那种。
比如《圆桌派》的其中一期,嘉宾正聊得兴起,窦文涛不得不打断,插播一下广告,广告结束之后,窦文涛说:这下咱们有钱了,文道老师继续。
再来看梁文道,他是个坚持佛学为信仰的人,在节目中也是个像白开水一样恬淡,但却始终有自己独特思想角度的分析师,他还是一个能够在气氛激烈碰撞的时候,稍微中和酸碱的谦谦君子。
梁文道梁文道说:我没有脸书推特,微信也只是用于工作内容交接,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凡是容易让你情绪被扯动的新闻,你都要小心。我觉得今天中国充满大量的人和机构是以牵动人的情绪为快感、为目的,或者为了这个而挣钱的。
所以我们不要做一个被情绪欺骗的人,尤其是那种以集体之名而号召的情绪,我尤其抗拒。
因为在那个环境里,无时无刻都有一个隐形人在催促着你,要你做违心的事!
张亚东3.
以节目具体内容为例子,有一期内容是以“我们为什么这么缺钱?”为主题。
窦文涛以网络上年轻人常常感叹自己缺钱展开探讨,马家辉这样认为:“欲望比收入多一块,就是缺钱,欲望比收入少一块,就是富有。”
梁文道对此也说出了自己的一个独特观点:“今天我们的社会出现了一个特别的情况,就是用钱能够解决的问题比以前更多了。但是有些东西在过去是不需要用钱来解决的,比如说人跟人之间的关系,比如说你的尊严,你的健康的生活,你的家庭的生活,邻里的生活,有时候一些定义良好生活的其他要素,不是用钱买得到,也就是没有钱也能得到的东西。
人与人之间或许就是要相互麻烦的,不然会越活越孤独,越活越独。
还有一期节目主题是《面子多少钱一斤》,各个精英知识分子都谈到了各自的想法。
马家辉:面子是一种资源。马家辉
面子不仅是给人看的,更是用的。面子可以是一种资源、身份,有了面子才能成为那个社会圈层里的领袖。
马家辉“囧聊”和李嘉诚先生见面发生的糗事,感觉自己很丢脸。他认为:在不同的情境中“装”也是必要的,给身边的达官贵人予以尊重。
许子东:面子就是标签。许子东
面子代表身份,面子就是标签。行走社会,别人用“面子”来衡量自己。在乎面子的是弱者,给人面子是强者。
人的性格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总是在有意无意之间提及有面子的人或物,以此彰显自己的价值和地位。
梁文道梁文道:给他人面子让别人舒服,“打肿脸充胖子”是前资本主义下的一种理性计算。为了炫富彰显地位,砸光所有财产争面子。
面子不仅有外在价值,更有被尊重的感觉,给别人面子让别人得以尊重。真正有面子的人不需要昂贵的装束,自身的价值就可以说明一切。
窦文涛窦文涛也分享了自己的糗事,他曾经被邀请去当婚礼主持,理由是要让新郎官有面子,新郎竟然花大价钱叫窦文涛说谎:需要谎称新郎官本人和著名节目主持人窦文涛是好兄弟。
问题是俩人根本就不认识,于是新郎还特地到窦文涛的宾馆去“对口供”,研究各种可能被人问到的题目的答案,比如“俩人究竟是怎么认识的?”、“又是怎么样的一种机缘成为好兄弟的呢?”,俩人私底下商量好各种问题的答案,像这种人为制造的完美婚礼的“假高潮”真的是让人忍俊不禁啊!
后来窦文涛还分析了其中特别的“价值观”,原来是因为这个新郎小时候家里穷,被邻居们各种看不起,后来这位新郎官因为做生意做得很出色,赚了很多钱,于是就不惜一切代价来布置这次婚宴,还故意把邻居们拉到同一桌子来吃饭,目的是可以好好的羞辱一下以前看不起他一家人的邻居们,这是一种强烈的复仇心理!
窦文涛还细说了杜月笙的人生“三碗面”:场面、情面、体面。在社会各种利益情况下,如何应付得当,照顾到每一个人的感受。从“套路”中反映出当代社会的弊病,从而认知在社会立足和在每一个境遇下,我们到底如何做?
窦文涛4.
其实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期嘉宾是《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他向观众展示了什么叫做高级吃货。一谈到美食,浑身放光,那种状态不是用专业所能形容的,应该叫虔诚。
美食家—陈晓卿陈晓卿是著名的“扫街嘴”,在北京,可以说几乎就没有他不知道的餐馆,他曾经丢过一部手机,掉进了旅途的黄河中,那手机里有北京几千家餐厅的点评资料,以及每家餐厅的拿手菜是什么,需要和厨师交代什么……
早在十几年前,陈晓卿已经开始在报刊写作美食专栏,记录他念念不忘的家乡味道,在江湖偶遇的人间至味。诱人美食的背后,是鲜活的人,蘸着情感,饱含文化,承载着一方水土的独特记忆。
一方水土的记忆胃会永远记得你的籍贯,美食家是这么一种人——有家族基因,有敏锐的味觉,有学贯中西的见识以及体系完整的美食著作。
陈晓卿说过特别著名的一句话:“饮食是一切文化的起点!”
《至味在人间》一书即为他十年专栏文章的精选结集。陈晓卿的美食文章满溢人间烟火气,既不高冷,也绝非小清新。
他喜欢钻研街边巷尾小馆子的独门看家菜,喜欢跋山涉水跟着朋友品尝各路不上台面的特色江湖菜。其实,对于他而言,吃什么、在哪里吃这些问题远不如“和谁吃”来得重要。
陈晓卿讲述火锅吃法听陈晓卿的讲述,也是一种感官享受。当他用温和的语调,淡定从容地叙述着自己的美食之旅、听他讲了一个又一个人与食物的故事时,你无法不被眼前这个中年男人散发出来的仁爱、睿智与渊博所打动。
美国作家爱默森曾经说过:“听任何人说话,从他言语的贫乏或华美上面,立刻就可以知道他过去是否充分地生活过。”
毫无疑问,美食家陈晓卿就是一个充分生活过的人。
用一句话来总结《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的“食欲”,那就是:他能够把吃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美食家。
陈晓卿5.
一个谈话节目,只要当你叙述一个自己真正相信,真正喜欢的东西时,你才有打动别人的可能。
我喜欢看真诚的人说的一些话,它未必有多智慧,但真诚的人勇于面对过去自己的鲁莽或傻冒等种种不成熟的言语或行为,不至因尴尬而干脆装疯卖傻。
《圆桌派》满足各个层次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在综艺、电视剧异常火爆之时的一股文艺清流。借助窦文涛十八年的主持经验,以及文化精英的强大嘉宾阵容,共同打造出文化氛围浓厚的高价值的节目。
《朗读者》从2017年开始,像《朗读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等这些文化类节目火爆荧屏、相继走红,再加上《圆桌派》豆瓣评分高达9.4分的异军突起,这一些新常规揭示了阶级的分层已经开始慢慢从物质层面转化为精神层面了!
精神层面上的优雅和淡然并不是能伪装出来的,而是一种沉淀。它比矜持难,比无赖也难。矜持能装,无赖就更加容易。可是优雅就不行,优雅要气质,要资历,要岁月沉淀,要那份从容。
优雅从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人的灵魂永远都不会老,老去的只是容颜,因为只要唤醒虔诚之人的战魂,那么熊熊燃烧真的就只是时间问题!
《圆桌派》深耕文化领域,滋润着都市人的灵魂,体现了其大格局的担当、无私的开拓精神,是具备强大能量的救援兵和敢于心理重建的勇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