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得不到执行的念头只会消亡。
——罗杰.冯.欧克

这两天都在看《微习惯》这本书。这本书在多抓鱼下单到放在书架上应该有大半年的时间了。因为参加猫叔的21天行动营助理发的书单里就有这本书,所以就想提前拿出来翻一翻。
先来介绍一下这本书吧。
书名:
《微习惯-简单到不可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
作者:斯蒂芬.盖斯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9月
豆瓣评分:7.6
书很薄,但内容不复杂,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觉得动力满满,可是这本书告诉我动力是不靠谱的。很多时候我们看了鸡汤文或者是遇见一件什么事情,当下充满动力就立下flag,比如像我,我看了一本励志的书或者文章,我就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成功,一定要成功,不成功便成仁。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我真的只有动力,没有意志力。
又或者,我报名参加了很多的训练营,比如:读书变现,我到现在还没有见过自己怎么变现,但是我坚持上完了课程的哇;社群运营训练营,上完课我还是依旧没有参加社群运营;写作训练营,我到现在还是觉得自己字荒,写不出200字的文章;DISC训练营,上完了还是依旧没有运用它,完全还是懵圈的;时间管理训练营,emmm~~~好像最近时间管理还是可以的吧;演讲训练营,这个是第一个让我坚持上完课坚持打卡的课程,还是有收获的,毕竟现在的我更自信,也敢表达了。
好吧,我也不想告诉你我现在手上还有四个课程,一个刚刚开课的文案,还剩下三个没开课。哎,我都没好意思告诉人家我报过这么多的课程。
以前报名参加这么多的课程,就是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我学过很多东西我懂的很多,然而我真的没有内化,学完就完了,也从来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
看完《微习惯》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光有动力是真的不靠谱的,得要微习惯+意志力强强联手。
微习惯是什么?
微型目标,超小的微步骤。就是强迫自己每天都去完成一个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把一个超小的微步骤转化成一个习惯其实也挺容易的。回想过去我我有什么习惯坚持下来了?唯一一个就是早起。
以前的我总是赖床睡到最后一秒才迅速爬起来,洗漱化妆换衣服飞奔出门去上班。最开始早起是因为宝宝三四点总是要起来喝奶,伺候完神兽后我就开始刷朋友圈刷微博,直到又睡着。
有一天我看着熟睡中的宝宝,我就在想是不是我这辈子就要这样过了呢?以后我的神兽是不是也觉得我跟不上她的思想了呢?
当下,我就决定我要改变现状。报名演讲训练营,从开始参加演讲训练营的2019年的11月10日起,我每天早上起坚持4点半起床,因为要上班也只能早起听课。直到现在这个习惯还在保持着,当然,偶尔还是会睡过头的。但是还是能坚持下来,总是好的。

一小步+想做的事=较高的进一步行动的可能。
以前看到书中说:你要你有行动的想法就是好的开始,所以我的想法很多,但是总是以失败告终。为什么呢?因为我没有行动。微习惯+意志力才是必胜的组合。
那是不是21天或者30天就能让成一个习惯呢?《微习惯》一书告诉我们想要养成一个习惯至少是66天以后才能逐渐养成。也许有人会说我要养成一个习惯需要付出很大的坚持力才能做到。并不一定。微习惯是一个微小的习惯,小到不能会有失败的风险,只需要付出非常少的实际努力。
比如说:每天做1个俯卧撑,写50个字,阅读两页书等等。就像我,我之前只给自己定每天阅读5分钟,最开始我还自己手机设置倒计时提醒自己,看完5分钟的书就够了,但是后来也忘了要倒计时这一回事了。
又好比,我这篇文章真的只准备写100字的,到现在应该不止写100字了,因为我之前一直觉得我字荒,根本写不出什么东西,所以我之前看完书根本就没有输入的。但是我想能输出50个字总好过一个字都没有吧,尽管我写的文字不够优美,尽管都是大白话。
行动才是征服消极情绪的最佳武器,迈出第一步,才有赢的可能性。
不要给自己调高期望值,稍微低一点,你就会渴望多完成一点,想到某一件事情就立刻用笔纸记录下来,应该会成为很好的写作素材,尽管我也还没开始实施,但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吧。
微习惯是自主的、自由的、灵活度很高,也不是让你持续每一天做一个俯卧撑,你可以多做几个,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方法:
建立多个微习惯清单,2-3个即可,不要超过4个,否则你会觉得无法完成就自动放弃了。
列一周的弹性清单。比如一周写2-3篇读书笔记之类的,总不能硬性要求自己每天一篇,那会放弃很快的。想想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至少目前的我是做不到的。但是切记:一周计划很重要,不可中断。
列好清单,想想为什么要实现它?要怎么做才能实现它?实现它有什么好处?能收获什么?多问自己为什么,目标才会更具体。
让习惯变成“小得不可思议的一小步”,微步骤让我们开始,并能让我们积聚动量冲向一个有意义的目标。这是书中原文,有点鸡汤文的感觉是吗?但我们还是需要鸡汤文的灌溉,才能茁壮成长。
“要满意,别满足”。
满意自己的每一个进步。
今天,就是最好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