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语轩
汲取古诗中的小文化【一】

汲取古诗中的小文化【一】

作者: 王同跃 | 来源:发表于2020-06-06 08:48 被阅读0次

    所谓小文化,就是散落在人间的各个层面或者角落里的文化,这些文化对于人情的缔结,对于历史的推动,对于文明的进步都是很有好处的。它们是大文化影响而成,同时对于大文化的形成也有促进作用,可以这样说,大文化是里,小文化是表。仔细看唐宋诗,我觉得这里可能有这样几种小文化。

    一、送别仪式文化(柳、酒、歌、诗本身)。

    二、节日、时令仪式文化。(中秋、春节、元宵、重阳、端午)。

    三、山林自然文化。

    四、战争抒情文化。

    五、自我行为文化(垂钓、踏青、登高、游览言志)。

    在文化的汲取中,可以传递一种精神,提升我们的境界。这些小文化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性的核心文化就是“大我”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人一生下来,似乎就是为着他人而活。送别仪式的发生,主要也是因为要求取功名,很多节令性的诗歌一般也分为思念亲人、政治诉求。战争自不必说,山林自然文化与自我行为文化,有时候也是为了达到一种无为而治,是为了启发当政者,甚至是为了吸引当政者。这自然是与中国自古以来一直处于皇帝争权的历史之中,也就是政权的更迭。很多时候这些与老百姓没有关系,他们一直处于一种被领导的地位。因而,领导者往往享受着比较优越的政治和思想待遇。因此,一些有文化、读书识字的人,认为自己是“小我”,一般将求取功名做官,作为一种追求,而个人取得功名并非最终目的,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为了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使在追求的过程中,有些官员可能变质为贪官污吏,人性恶的问题是世界难题,有时候是无法根除的。但主流文化一定是好的。如果做了官却不被重用或做不成官,便在思想建设方面对当权的施加影响。用诗词劝谏,传递‘民重君轻’的思想,剖析‘载舟覆舟’的利害关系,表述‘亲贤远佞’的心声。

    大家应该发现,无论是送别仪式文化中的关爱他人的情感、节日、时令仪式文化中的思亲、孝亲,血缘亲、爱情、友情等,还是山林自然文化中的崇拜自然、敬畏自然、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战争仪式文化中的建功立业、保家卫国,乃至自我行为文化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其实都存在一个价值观,那就是中国人的群体意识,国家意识,建功立业意识。这样,我们或许就可以认为,在中国,确实有一个“小我”“大我”的区分的。在主流文化中的中国人,实际上在潜意识里存在的 “大我”就是“国家”!

    于是,我们似乎就可以解释,中国人为什么如此强大,竟实现了5000多年以来连续不断的历史发展,不像欧洲、美洲、非洲等地区,一个城市会变成一个国家,然后又可能变成一个更大的帝国的殖民地而成为附庸,甚至在发展的过程中,如莫卧儿帝国等都已经消失了。而中国却实现了文化的连续性,这种文化,极具包容性和同化能力。包括儒家学说,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实也经历了不断的变化,道家文化也逐渐与现实性相交融,外来的佛学也被同化的兼具儒家和道家的理论了。有的当和尚所说的话,甚至分不清是佛家的、还是道家的。

     当然,任何文化的出现,都不会十全十美,‘大我’主导下的中国人,也导致了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小我”的探求不如西方,回答“我”,从何而来,又要到哪里去?中国人的答案是向外的,如‘为了理想、事业,子孙后代,祖国等等’。而外国则更注重‘小我’,海德格尔说过:人生充满劳绩,却又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探索人的价值问题。麦克维尔说得更加明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其实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在西方,人生在世其实也是充满着苦难的。这也说明了在西方为什么宗教事业那么发达的原因。反过来,中国人对于“小我”的轻视,多少也对精神起了一定的抚慰作用。

    那么,通过学古诗让孩子领略这些“小文化”,有没有好处呢?

    当然是有的。因为,随着西方文化的渗入,中国人对于自己个人在世界的地位(小我)也开始认真思索起来。但我个人认为,这种情况下,更应当重视古诗词中的这些“小文化”对于现代人的启发。古代有折柳文化,有酒文化,有踏歌文化,我们现在或许也可以自创一些送别的方式,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当然,这期间还可以包括孝行、亲情的仪式感。

    关于节日、时令文化,近年来一直是国家乃至很多国人深感担忧的。现在的孩子对于中国农历节气说引起的人世间的变化已经越来越忽视,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越来越疏远,而更加青睐西方过来的一些节日,西方的文化固然也有其优势的方面,但中国人对天地固有的理性认识,是不能缺失的。

    例如汲取古诗词中古人对山林自然的情怀,就会对山的巍峨叠嶂,水的烟波浩渺,自然的变幻旖旎产生热爱。只有爱,才会有敬畏之心,进而对大自然有敬畏之情,就会自觉地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就会明白逆天而行终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如果我们把自然比作一个人,那自然之间的每一棵树,每一片湖泊都类似人的不同细胞和器官!细胞每一天都在更新,宇宙才会每天健康运行。如果那一天运行不正常了,则会出现一系列的报应,地震频发,海啸爆发,山洪爆发!我们生活在大自然的每个个体都很渺小!所以敬畏宇宙!敬畏大自然!同时也对自己最好的尊重!

    清代诗人张维屏写的《新雷》“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大自然虽然默默无言,但却有情,每当寒冬将尽,便促使春意萌生。大自然早已安排好了万紫千红,只等春雷一响,百花就将竞相开放。说的就是敬畏大自然,得到的大自然的回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汲取古诗中的小文化【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et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