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整理出新的东西,发现接下来要整理的格式塔内容很有意义。在通用设计法则这本书里面,这些原则都分散在不同的页里面,这里我给他们捆到了一起。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译音,著名的心理学派,基于这个学派的格式塔视觉原理还有一个小名:完形心理学。核心理论:人们总是先看到整体,然后再去关注局部,人们对事物的整体感受不等于局部感受的加法,视觉系统总是不断的试图在感官上将图形闭合。格式塔有非常良好的组织原则来辅助我们的设计,它们包括:
1,前景与背景figure-ground
2,接近性proximity
3,封闭原则closure
4,相似性similarity
5,共方向原则common fate
6,熟悉性原则familiarity
7,连续性原则continuity
8,知觉恒常性perceptual constancy
下面一个一个解释,首先是
主体和背景原则figure-ground:
能看出里面的的那条狗么?人们看到的画面要么是主体(清晰)要么是背景(其他视觉区域),主体背景区别大的画面更加稳定,这个时候人们能轻松的对焦到主体的事物上。这也是很多摄影会将光圈调大以获取小的景深来最大限度地虚化背景从而突出主体的原因。
摄影里的突出主体当然,人们会将一些清晰的,有确切形状,在画面里空间上比较靠前的内容看做画面的主体。除此之外,同一个元素,在水平线下面更易被看做是主体,在页面下部也更易被看做是主体。
将画面的主体突出出来,将背景中干扰项去除和融合。突然想起以前看到的关于摄影的一句话:摄影就是在做减法。这里的减法就是让背景和主体的关系稳定,去掉画面中干扰的元素,从而一眼就看到画面中的主体。
2,接近性proximity:相互靠近的物体会被认为是一个整体。看到有人做的设计很复杂,元素之间没有联系,整个视觉区域都是内容,找不到重点和主次。其实它们是有联系的,是同一个类别和模块的内容最好放到一起,和其他不相干的元素区别开来。方便观看者对内容的识别和分清主次。
3,封闭原则closure:人们会把一系列的很多单独的元素看做是独立的有规律的整体。人们会自动补全视觉中空缺的部分。看下面的一些图形:
很容易我们就能认知到是圆形,其实这个是大脑无意识的已经将各个元素中间空白补齐,我们才发现,噢,这是个圆形。这个原则在logo设计上运用特别多,也就是利用了人们会将看不见的部分补齐的视觉特点。
我们自动补充了中间画面感觉人在往上走 视觉自动复原白色身体4,相似性similiarity:人们会把相似或者相同的元素看作一个整体。看下面一组图片,第一组我们会把颜色作为分组标准,中间的会把大小作为标准,最后的就只能是按照形状来分组了。其实看一眼后作出的分组行为就是根据相同的颜色,大小,形状作出的选择。
颜色,大小,形状 遥控器相同形状对应相同类功能颜色,大小,形状中,颜色最能成为分组标准,然后是大小,最后才是形状。
5,共方向性common fate: 直译过来就是共同命运。同方向运动或具有相同运动形式的元素会被认为是一个整体。
上面第一图我们下意识的将X和O分开,感觉X是一组,而O是另外一组。当里面的X,O按照第二图的形式分开往上往下移动的时候,我们会重新把同方向运动的X、O看做是一个整体。
6,熟悉性原则(familiarity):人们对一个复杂对象进行知觉时,只要没有特定的要求,就会常常倾向于把对象看作是有组织的简单的规则图形。
7,连续性原则continuity:当两个物体之间有联系的时候,人们的视线会强制性的跟着线条从一个物体移动到另一个物体上,看下面这个例子:
视线是不是直接跟着中间的线条滑到了右边的枫叶上面?
8,知觉恒常性perceptual constancy:人们总是将世界知觉为一相当恒定以及不变的场所,即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东西,落在视网膜上的影像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不会认为是这个东西变形了。
大小恒常性-物体的大小会被认为是恒定的,这个物体在你面前和离你100m的时候,看起来大小不一样,但是你不会觉得是两个不同的物体。
亮度恒常性-一件白色的衣服,在室外你认为是那个白色,到了比较暗的屋子里面,你还是觉得它是那个白色,并不会因为屋子里面光线暗了就会感知到衣服的白色变了。
形状恒常性-一个轮胎,正面看是圆的,顶上看是长方形的,侧些角度估计是椭圆的,但是这个并不会让你觉得这个轮胎变了。
音量恒常性-你离声源的距离不会影响到你知觉到的音量大小,虽然你在远处听到的音量比较小。
写在后面,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结果对于视觉设计的同志们来说是很有帮助的,希望大家可以多去查阅相关文章和书籍了解背后的视觉思维和知觉过程。上面内容纯属个人整理,有不妥、遗漏、错误的地方还望好心人指出,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