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根本性问题:
1.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2.怎样理解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争?
3.高中学生的人格养成和管理应该是什么样子?
4.全人之美高中阶段的课程与教学应该是什么样?
一.教育的目的
早期的全身教育,无论是孔子的六艺,还是西方的百科全书式的教育,本质上都是博雅教育、人文教育或者说贵族教育,其核心侧重于修身或教养,而不是解决现实问题。
工业革命以来,工厂里需要不是会吟诗作赋的人,而是诚实而勤劳,并且拥有一技之长的人。这时候,教育就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成了所有人的权利,后来又发展成为所有人的义务。全人教育的目的从侧重修身或教养变成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课程也做了大量的调整,调整的核心,是分科化和技术化,我们后来称之为“知识中心主义”。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为了提升工业社会的效率,把人工具化,人被异化,成为手段,而不再是目的。
进入后工业社会,尤其是网络时代,情况发生的变化。
一方面,人摆脱工具性的存在,“为自己而存在”成为可能。这种可能,是以社会物资的极大丰富,以及选择的空间自由为前提的。就是说,人摆脱了生存的恐惧,就有更多思考自身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对工具性的存在有一种反思,这导致了自由与解放。
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机器开始变化,快速迭代,越来越智能化。几十年一成不变的螺丝钉,对机器来说不再有价值,尤其是服务业的崛起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就业格局,今天的人才市场,更欢迎创造性的人才,具有跨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不再是螺丝钉。
二.这个时代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是一把双刃剑,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有两个目标,就变得空前重要了。
第一个目标,就是教育应着力于培养“自我实现的自由人”。教育应该培养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在不确定的时代中,不断实现自身可能性的人。
这样的人,一定要有坚定的意志或者说极大的勇气,敢于在不确定的时代里,确立和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让他人因为他而受益。所谓“自我实现的自由人”,就是这样的,有勇气不断将自身的可能性转为现实性的人,这种极大自由,是我们的目标。
我明明可以选择不帮助他,却选择了帮助他,这是一种积极的自由。这意味着我通过自由选择,发挥了我的力量,向整个世界证明了我的价值。
第二个目标,就是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有用的学习能力。
无论什么行业或职业涌现,对于学习能力强的人来说,都是机会。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基因会在哪里,但是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做充分的准备。这个充分的准备,就是学习能力。我们现在经常所说的核心素养,或者说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属于核心素养,也属于学习能力。
日记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