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雨人
01
一部《西游记》陪伴了无数人的童年,我也不例外。
年少时尤喜孙悟空。
他是漂洋万里拜师学艺,习得一身上天入地本领的美猴王;
他是神通广大桀骜不驯,敢于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
他是一路降妖除魔护师西行,最终修成正果的斗战胜佛……
其盖世英雄的形象,陪伴了我的整个童年,又从少年到青年,从青年到中年……
突然间有那么一刻,悟空的形象又从心底跳出,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再读《西游记》的冲动。
然而,当再读真正开始的时候,尽管小说还是原来的小说,文字也还是原来的文字,而带给我的感觉和体会,却再不相同。
其实,我也知道:
《西游记》还是原来的《西游记》,只是看它的人,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懵懂的少年了。
02
吴承恩在《西游记》的开篇就写到:“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其意思是说,如果想知道天地变化的规律、万物生长的玄机,就一定要看《西游记》。
这其实已经是在明告大家,你所读的并不仅仅是一本神魔小说,它是借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引喻人生修行的过程。
众所周知。西天取经的总里程是十万八千里,而孙悟空一个跟头正好也是十万八千里。如果只是为了“取得真经”这个结果,完全可以让孙悟空代师取经,或者让他背着唐僧去取经,岂不又快又稳又安全?
之所以要安排唐僧师徒四人亲历四季冷暖、跋涉千山万水、身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就是要通过这些经历和磨难,对他们进行心性的磨练和考验。
事实也充分证明,只有经历过诸般磨难,才能最终修成正果。
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
人生在世,就是一个慢慢经历、慢慢明白的过程。
人生短短几十年,我们无法增加生命的长度,就只能尝试去增加生命的厚度。
要想生命变得厚重,就要去经历自己没有经历的,去尝试自己没有尝试过的。
经历,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它都将是你人生宝贵的财富。
03
网上有这么一种说法:
去西天取经的自始至终便只有唐僧一人。
唐僧是个出家的和尚,《西游记》原著里说他是金蝉子第十世转世。但在没有修成正果之前,他仍然和绝大多数普通人一样,会有七情六欲,也会“心猿意马”。
而孙悟空就代表了他的心,《西游记》里称为“心猿”。也只有善变的心,才能做到七十二般变化,也只有自由的心才能做瞬间十万八千里。这颗心,渴望自由,不愿意受拘束。
猪八戒代表的是唐僧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欲望。八戒贪、懒、馋而且好色,但唐僧对他却相当宽容,即使他做了错事也很少批评。这就很形象地体现了普通人的人性——“严以待人,宽以待己”。
沙和尚代表的是唐僧的理性和逻辑。理性和逻辑是要干活的,所以队伍中他总是挑着担子。理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但却无趣。
白龙马代表的是唐僧的意志,所以有“意马”一说。意志的力量是强大而坚定的,就象那首歌里唱的:白龙马,蹄朝西,带着唐三藏跟着三徒弟,西天取经不容易,一走就是几万里……
所以,整个《西游记》讲的就是唐僧一个人修炼的过程。
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取经路上的唐僧,在人生的取经路上,难免会有猴子的顽皮与浮躁,会有八戒的懒惰和贪欲,会有沙僧的理性和寂寞,也会有白龙马的信念与坚持。
只要我们加强自己内心的修炼,克服内心的种种心魔,就一定能够圆满完成自己人生路上的朝圣之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