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儒、道专题
如果不能放下,菩提也会转为烦恼

如果不能放下,菩提也会转为烦恼

作者: 萃辰天心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18-08-03 17:47 被阅读2次

如果不能放下,它便也会成为我们烦恼的根源,这便是菩提也会转为烦恼。如果我们贪浊善、贪浊清净,我们便不能真正获得无上正等正觉。且听印竹、印安如是我说~

如是我说2018.8.3

印安说

应该如何领悟佛法?«金刚经»援引佛陀的箴言:“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怎样理解法与非法?«坛经»上说:“非善非不善,不二之性即是佛性。”

印竹说

憨山大师曾说过:荆棘丛中下足易,明月帘下转身难。当善已成就了我们的生命高度,让我们放下善很难,但佛性之光的显现是必须要善恶不思的!

不思善不思恶,是慧能大师对惠明禅师说的一句话。当五祖弘忍将衣钵交给慧能,连夜离开黄梅五祖寺的时候,慧能曾多次遭遇追杀。其中的惠明曾是一名武将,当慧能大师已经穿越江西来到广东,还是被这位惠明追上了。他是武将,慧能绝不能与他硬拼,于是他就将衣钵放在一块石头上,自己躲到了石头后面。

惠明看到衣钵,伸手就抓,没想到无论怎么抓都抓不动。这个时候,惠明心中有所领悟,他忽然知道了为什么师父弘忍大师会将衣钵交给慧能,于是他说:“请留给我一些话吧!”六祖慧能于是便说:“不思善,不思恶,此刻,什么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

惠明突然恍然大悟,无言感叹半晌,并追问道:“还有什么秘密?快告诉我!”六祖慧能说:“可以告诉你的就不是秘密了,其实秘密的东西就在你心里。

这一千多年前的神秘对话,让六祖慧能逃过了争夺袈裟的劫难,最终在广州的光孝寺剃度,开东山法门。

那什么是“不思善不思恶”呢?难道就是在心里已无念,已对善恶没有分辨了吗?不是这样的。禅宗祖师说善恶不思,便是善恶路头相次觉,便是善恶相遇的时候如同走到了路的尽头,它们的对立化解了,不再有对立,它们是一体的。恶一转念便是善,善一转念便是恶。

然而,当人们不知道的时候,可能无意间做了很多恶,当知道什么是善的时候心中无比忏悔,如获至宝,并发现行善对自己生命的重要。然,恰恰就在这个时候,同样需要我们转身,这便是憨山大师所说的“明月帘下转身难”。

当我们获得法宝,就如同沐浴在明月之中;当我们见到自性,当佛陀的弟子们成就了无欲的清净大阿罗汉,他们的转身比走上荆棘路还要难。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要放下呢?但佛陀告诉他们:如果不能放下,它便也会成为我们烦恼的根源,这便是菩提也会转为烦恼。如果我们贪浊善、贪浊清净,我们便不能真正获得无上正等正觉。

萃辰天心书院,愿国学智慧走进千家万户……

相关文章

  • 如果不能放下,菩提也会转为烦恼

    如果不能放下,它便也会成为我们烦恼的根源,这便是菩提也会转为烦恼。如果我们贪浊善、贪浊清净,我们便不能真正获得无上...

  • 无标题文章

    烦恼放下成菩提,心情转念即晴天

  • 放下烦恼即菩提

    2021/9/6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世上的一切现象,包括看得见的万物,看不见的情感...

  • 祝小叶:10年瓷砖电视背景墙传奇人生的365天连载(275)~烦

    2017年12月3日 星期天 晴 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小烦恼小菩提,大烦恼达菩提。 如果你想证...

  • 10 烦恼即菩提

    每个人都有心烦的时候。佛经说人有无量烦恼,而菩提,可以理解为觉悟。烦恼即菩提,就是如果你有无量烦恼,就是你也...

  • 《不积-一种知止的人生态度》:觉察当下的情绪

    古人说,烦恼即菩提。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烦恼本身等于菩提,而是指烦恼之中孕育着菩提。如果能够运用成熟的心智将烦恼转...

  • 谈“放下”

    生活中,我们遇到烦恼或痛苦了,会劝导自己放下;家人、朋友或同事遇到烦恼或痛苦了,我们也会劝导他们放下。放下,好像成...

  • 放下才能成长

    烦恼即菩提。 越执着,越痛苦,越抗拒,越有情绪。 放下得自在。

  • 烦恼即菩提

    佛陀讲的“烦恼即菩提”。 菩提是智慧,烦恼是麻烦,你这个烦恼不来,怎么会显示出你有智慧呢? 只有碰到很多烦恼,你的...

  • 烦恼即菩提

    每天都会是一个新的开始 学会放下不容易 向前看 其实 生如逆旅 烦恼也能 生菩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不能放下,菩提也会转为烦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ju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