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努力,越幸运。”是一句很实在的话。更何况,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如果你够努力,愿意为一个目标放弃很多其他的事,那么和心目中“成功”的定义也会更接近。就像笔者在十分钟前到家,到现在一直在电脑前码着字,没有打开平时爱看的剧,也没有马上冲去洗澡,就是为了让自己在23:59之前完成日更的目标。
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如果你需要8小时的睡眠,就睡8小时;如果需要10小时的睡眠,就睡10小时。因为良好的睡眠能让我们更有精神去完成清醒时想做的事。何况,除了一些体质非常的人,一般说来,我们每天能够专心做事的时间,也就是10小时左右。超过那段时间,很难集中精神做事,即使花着时间,也未必能实现想有的效果。
记得多年前在大学里参加商业比赛,和几个朋友一路过关斩将,由初赛冲到了决赛。可是连续三个月睡眠严重不足,到了最后的日子里,脑子居然转不动了。于是让自己好好睡了几个大头觉,才能重新投入比赛。如果花了很多时间而没有期待中的效果,需要调整的是方法,并非靠无限延长时间就能获得不一样的结果。
如果真的没办法安排出足够的时间,就说明眼下的事情太多了,需要给自己减负。在某一段时间里,请排出对自己最重要的3-5件事,每周(周一到周日为一周)设定需要的时间。其他的事情,暂时放到一边去。比如,一个人排出目前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工作,学德语,读书,还有谈恋爱。
1、每周工作40小时
2、每周学德语6小时
3、每周读书2小时
4、每周约会6小时
那么除了睡眠和吃喝拉撒,他都应该以完成以上54小时的这4件事作为优先考虑。完成之后再去安排别的事。这样就不容易因为突如其来的插曲耽误自己的计划。
如果到了周末,还有4小时德语学习、1小时读书、3小时约会没有完成,就应该在确保能完成这四件事的前提下再去和朋友打篮球,或者去万圣节鬼屋。而如果,那周已经读书3小时,却还没开始学习德语,就应该将读书放到下周去继续、而先去完成德语的学习。
为什么我们要将时间安排到那么细致的每周呢?为什么不是每月、每年?
人们往往高估了集中在很短时间内做事可以达到的效果、却低估持续不断的每天累积所可以创造的成果。
举个例子,小范决定今年要参加马拉松。他可以每周跑20-30公里,连续不断练半年到马拉松赛程;也可以选择在马拉松比赛前两个月才开始练习,每周跑个50-60公里。累积下来的跑步时间和总长度是差不多的,但与其在正式比赛前两个月才开始高强度的练习,不如早点开始练习,循序渐进。这是为什么呢?
其一,如果一上来就每周跑五六十公里,身体需要适应的变化很大,可能会过于劳累,影响生活中其他事。
其二,如果一上来就跑太多,痛苦多于乐趣,少了持续坚持的动力。
其三,早点开始练习,可以根据自己的进步情况调节训练强度,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应对训练过程中出现的意外受伤。
其四,当我们只是为了马拉松而突击训练两个月,和我们可以持续跑步半年甚至更久,带来的不仅仅是完成马拉松这个结果,而是之后的生活中也会多了跑步这个可以长期坚持的习惯。
以上也适用于开始练跑时究竟是一次性完成二三十公里,还是分成三到六次,在一周内完成。
所以,当我们有很多想做的事,需要清楚哪些是真正重要而马上需要开始做的。也需要设定好每周的行动目标。只有日积月累,我们才能在一段时间后,看到量变到质变的发生,也能看到自己由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可以兼顾不同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