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5.结论:你有没有偷换概念

35.结论:你有没有偷换概念

作者: 万万千千 | 来源:发表于2019-10-31 21:41 被阅读0次

    今天这一讲,我们学习结论这个要素。

    在开讲之前,我们先来简单看看论证这一要素,因为,论题,论证,结论这三根小棍子要首尾对齐的。

    在批判性思维里,如果说论题是你在讨论什么,结论就是你的观点是什么,论证就是你的理由是什么。论证这个小棍子,就是把论题和结论衔接起来了。

    结论有三个迷惑性陷阱,分别是:

    1.结论必须有论证支撑

    必须有论证支撑的观点才能称得上结论。这里要区分下面这几个词,观点,结论,看法,判断,看起来好像是一个意思,经常被我们混淆,但是从逻辑学和批判性思维的角度来看,结论的结,其实有总结,结尾的意思,是一种总结性的判断,要经过推导和结论才能得出。

    所以,在一段完整的思考里,论证这个要素是必然存在的,我们看到一个观点,马上会问:你这个看法有什么依据?其实是在说:你这个看法有没有论证支撑。追问论证的根据,可以帮我们规避掉很多无效的争论。如果非要去评判没有论证的观点,局面很可能像小朋友吵架,最后拼得不是事实,而是耐力和音量,所以,批判性思维是文明社会的必备技能啊。

    关于结论,我们要记住的第一件事,一个观点,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都第一时间审视一下这个问题:这个判断有没有论证支撑,有论证支撑的观点,才配得上为结论。

    2.偷换结论

    偷换结论:指的是用一个相关性很强的结论来偷换掉正面回答问题的结论,这其实就是结论和论证是不是匹配,这一点很容易把我们神不知鬼不觉绕进去。

    比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没有鱼,所以我会拿到熊掌。这个结论是把:没有鱼,偷换成了:有熊掌。

    偷换结论的情况怎么发生的呢?很多情况下,是立论者在心里作了一个默认预设,认为结论只能二选一。

    比如:有人说读书那么多是没有用的,还不如那些没有读书的人有前途。这句话的前半句是想表达读书无用这个结论,但是,论证是什么却没说,马上跳到另外一个结论里不读书也会很有用。

    再比如很多老人说,6个月以上的母乳没有营养了,应该给孩子断奶,改喝奶粉。这个话题的结论,前半段应该是想表达6个月以上的母乳没有营养,那么接下来应该给出没有营养的依据是什么,但是,立论者话锋一转,给你一个他个人的观点:你应该给孩子断奶喝奶粉。

    前面我们说了,思考里的论题,论证和结论要相互对的上,结论是我们思考的终点,如果这个终点坐标被随便换成别的,那前面的评判就白费了,其实更多的是,偷换结论的真正目的,是立论者想要屏蔽掉你思考的开关,让你听他的,如果你中招,就不得不在他的结论里二选一了。

    就如很多老人或者过来人,总是让我们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做事,问他们为什么他们又说不上来,只能说:哪有那么多为什么,我的经验告诉我你就该这么做!美其名曰:老祖宗就是这么传下来的!

    3.有没有结论先行

    这个问题是在提醒你要去评估,你面前这个结论是不是被放大了,那就是这个结论你自己默认它是真理,后面的论证也只是在为这个结论服务而已,这么做的目的,是夸大自己的自恋,而远离了真实。

    比如,我们看到很多文章会写养生的文章,宣称秋葵补肾,核桃补脑,牛油果可以减肥……

    旅游商品店的导购告诉你银子可以防癌,玉器可以保平安,可以招财,可以招好运防小人……

    这些结论有没有论证?还是仅仅是利用消费者的好奇或者恐惧的情绪,把这些结论放大而已?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带着这些疑问亲自试试,看看核桃吃上一个月是不是真的补脑了。

    回到我们要审视的问题上,如果你的结论非要默认它结论先行,容不得别人推敲和评判,那只是你自己的意淫,批判性思维用在此处就太煞你的风景了。所以做决定的时候,我们得问问自己,影响自己的到底是理性判断,还是内心里的其他小心思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5.结论:你有没有偷换概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lx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