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内容来自第一章《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讲的6个故事》,在这一章,讲述了下面6种类型的故事。
1.“我是谁”的故事
2.“为什么我会在这里”的故事
3.“愿景”的故事
4“教学”的故事
5.“行动价值”的故事
6.“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的故事
在第三天,我说,我会将6类故事与后续章节的知识点交替进行。前几天的拆页我们已经学习了“我是谁”的故事,““为什么我会在这里”的故事”,“教学”的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愿景”的故事

拆页十
P24好的梦想故事应该能激发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从而克服当下的挫折和沮丧,振作起来。一位跟我关系非常要好的朋友曾跟我讲过一个非常好的梦想故事。有个人来到一个建筑工地,那里有三个人正在工作,他先问第一个人:“你在干什么?”那人说:“我在砌砖啊。”他接着问第二个人:“你呢?”得到的回答是:“我在修一堵墙。”然后他又走到第三个人那里,问他:“你又在干什么呢?”那人正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千活,对他说:“我呀,我在修一座教堂。倘若你想最大限度地影响别人,就应该给他们讲愿景故事,并使之成为他们心中的大教堂。在愿景故事里,你要把点点滴滴编织在一起,特别是那些艰难抗争和让人倍感沮丧的细节,这样才真实可信。
「I,重述知识」请大家问问度娘,写出“愿景”的含义,帮助理解愿景故事。
个人愿景是人们心中或脑海中所持有的意向或景象。它根植于个人的价值取向,得到个体的深度关切,具有感召人心的力量。当你为一个自己认为至高无上的目标献上无限心力的时候,它就是一种自然的、发自内心的强大力量。有物质上的欲望;有个人的健康、自由、对自己诚实;还有对社会方面的贡献;对某领域知识的贡献等等,都是人们心中真正愿望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景,但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对自己的愿景往往是模糊的,或者是误解的,这样就会造成行动的盲目。
「A1,激活经验」1、你听到过的大咖们关于公司的愿景故事,比如马云的,俞敏洪的,赵周的,挑一个你熟悉的。
马云讲述企业愿景:
你跟员工讲我们的使命是什么,这个东西怎么不错,大家就会觉得,反正你就说呗。接下来大家关心的是,这个公司会发展成怎么样子呢?我有什么好处呢?不听愿景加入你们公司的人,尽量少招聘。如果他没问,老板你这个公司搞下去会变成怎么样子呢?他只关心下个月工资发多少。那你的员工都找错了。使命可能听听觉得是空头支票,但是愿景,是要有阶段性的,五年、十年、二十年会怎么样。愿景不是说我明年业绩涨个20%大概差不多了,这不是愿景,这是目标。我们在西方的公司会经常问这个问题,二十年后你的公司到底怎么样啊?二十年我没想过啊。那你这个公司有问题。你要有至少十年、二十年的设想和规划,这叫愿景。如果你说,我有一个伟大的使命,但是愿景是往另一边走的,那员工就会矛盾了。你要是不讲使命、愿景,那员工不会记住;你讲的多了,那员工会不会说你洗脑。有的人讲阿里巴巴给大家洗脑,错了。我们今天还有几个人能真的被洗脑?原因在于你能真正激发员工心底里的那个东西。愿景和使命碰在一起,会像化学反应一样,激发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出来。他只有把自己点燃了,觉得做这件东西有意义,才会努力做下去。千万不要听人讲那些空对空的战略,每一家公司的战略是不一样的,战略是绝不能复制的,能复制的都是复制品,不能复制的才叫战略。战略你就公布给世界,我要做这件事,这是我的使命,这是我的愿景,还有我的价值观,这些东西就放在桌子上。如果今天的电子商务腾讯拿去了、百度拿去了,照样做了一个出来,那肯定就是阿里巴巴做错了。战略是不可复制的,所有可以被复制的东西都是不值钱的。
阿里刚成立的时候,我们提出的愿景也蛮奇怪的,我们说这家企业要活80年,这家企业要成为世界十大网站之一。这是我们的两个愿景,愿景不能太多。我那时候觉得,人生就活80年差不多了,朦朦胧胧觉得企业如人。但后来,我们提出了活102年,我们99年成立,活102年就可以横跨三个世纪。现在百年企业已经空化了,都说要百年企业,你要真正做到目标明确。我们当年恬不知耻要成为世界十大网站之一,当然为这个东西我们辩论了很多,我们有没有可能做成。反正我们花10年时间去干,今天我们从各方面来看确实做到了。你没有明确的使命、愿景,今天张三来,你跟着张三去了,明天李四来,跟着李四去。而且你还找了非常好的理由,我们先活下来再说。这个其实是很痛苦的选择,阿里在前面十年很痛苦,有很多诱惑的选择。我们完全可以做解决方案,跑进去说服一个老板,拿两百万帮他做,然后吃回扣,你完全可以。你是这样呢,还是像原来那样做一个交易平台,点点滴滴的熬下去。这是完全两种不同的路。我们说,如果做的不是我们要的,不是开心的,那我们可以明天就把公司关了。现在我越来越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我做的事情不是我开心的,不是我愿意做的,我自己都看不起的事情,我不可能坚持那么久。
2、你所在公司的愿景故事。(如果没有,请略过。)
3、你自己的愿景故事。(如果没有,请写一个;如果已经在前面写过,请对照今天的愿景故事的描述,尝试修改。当然如果没有需要修改的,也请略过。)
某地一辆班车开往甲城,路遇4名歹徒调戏女司机,满车乘客中只有一位转业军人上前阻止,结果被歹徒痛打了一顿。随后女司机惨遭暴徒蹂躏。当车即将重新启动时,女司机对那位转业军人破口大骂,赶他下车,原本噤若寒蝉的乘客也跟着起哄。转业军人只好下车步行。车行至峭壁,女司机狠打转向,班车翻下山崖,60多名乘客无一生还。女司机的做法固然不可取,但麻木的乘客难逃其咎。
这其实是2018年发生的真实案例。有人以为金钱、权势是人生护身符,有人以为智慧、果敢是人生护身符;还有人以为狡猾、世故、明哲保身是人生的护身符。实际上,只有善良才是人生的护身符,而牺牲良心企图明哲保身,反倒无以自全。
补充阅读
来自第二章何谓故事P46假设,有一个生产规模庞大的制造部门。生产线上的产品要被淘汰,部门要在一年内转型生产一款全新的产品,人们都慌了。他们知道失业会是改组的一部分,他们眼睁睁看着自己一生积累的专业知识化为乌有,而摆在眼前的是年复一年的尝试和“重新开始”。如果此时让他们再以加倍的劲头,加快结束他们一直喜欢的这份工作,没人会去做的。一个中层领导决定改变人们的想法。他设想了十个愿景故事,让这最后一搏变得有价值。刚开始时,他只是为了让自己头脑清醒一下,但是当他在一个更大的会议上分享这个故事时,这个故事就如一盏希望之灯,照亮了绝望和困感的人们。他说,他知道公司砍掉了不止一条生产线,生产同类产品的其他几家工厂也要关门大吉了。他是这样看待这件事情的:那些即将关闭的工厂的工人,还在加紧工作,他们是在加速终结自己的工作。相比之下,我们的工厂还有前途,我们要生产新的产品。一个故事结束了,而另一个故事刚刚开始。他看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新的开始,这个开始可以解决印染部门的陈年旧疾;可以重新整顿工厂的结构,以便有足够的地方开设托儿所;可以采用新的程序控制系统。他的新故事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相同的事实,不同的背景。这就足够了,他的新故事告诉他的团队,他们所面临的繁重的劳动并不是没有意义的。一且挫折和繁重的工作有了意义,工人就不会介意加班和更加辛苦的工作。事实上,他的故事影响了所有人,一些从来不曾努力工作的人,现在,反倒干得比别人都要多。听了这个故事,人们从三心二意变成了全心全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