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
“如果你只是记得一些孤立的事物,试图把他们硬凑起来,那么你无法真正地理解任何东西。你必须在头脑中拥有一些思维模型,并依靠这些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
多数人是依靠直觉、个人观点经验、简单线性思维、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偏好来处理问题。我们日常的这种思维方式将导致:
(1)我们无法发现事物之间深层次的联系—大部分事情似乎是孤立的;
(2)在面对超出自己日常工作生活经验范围的问题时,不知从何下手,更不要提能够准确地把握关键环节并合理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了。
这也是《好好学习》里的一小段。
我的观点:
作者非常鸡贼的用了“多数人”这个词,让后面的语句无懈可击。
我并不认为 依靠直觉、个人经验、线性思维、意识形态、价值观的偏好来处理问题有什么问题。
诚然,我们不是机器,不是已经经过编码的程序,所以在处理事情上是理性与感性并存。
所谓理性,就来源于生活中的经验,掌握的理论知识,对事情的剖析分解等,这本就没有什么不对。由于每个人的智商处理事情的方式经验不同,所以理性处理后的结果也不同。
所谓感性,是来源于人性和直觉。这本就是人类所特有的。好比做产品经理,产品sense就非常重要。
万物皆出自同一本源。
聪明的人呢会根据做一件事情的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升华,将这件事情所能感悟领悟到的事情复制到其他的事情上。将看似不同的事物连接起来。
于是也就出现了,一个人可能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好,也可能做任何事情都做不好的情况。
而天才是那种在某个领域有着突出的贡献和才华。
比如我现在做产品,我坚信,产品的这种思维以后我可以应用到任何领域上去。但进入另外一个领取首先需要学习的就是这个领域的知识了。当掌握这些知识后,运用自己历史的经验积累,加以结合,就是问题解决方法之道了。
不同深度的经验积累,学习能力,总结能力,会带来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些方法坚不可摧,不会被时代所替换。有些方法不堪一击,满是漏洞。这些都是年轻时候所积累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