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成一首
唐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
注释:
①风灯:舟中樯竿上挂着的照夜的灯。因为桅灯有纸罩避风,所以称为“风灯”。
②拨剌:象声词。指鱼跃之声。
译文:
水中月影离人只有几尺,风灯照着夜晚快要到三更了。江岸夜宿的白鹭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地聚在沙滩上恬静地睡着,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响,原来刚刚有一条大鱼从那儿跃出水面。
简析:
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写的,诗写夜泊之景。诗人写月夜,不从天上月写起,却写水中月影(“江月”),一开始就抓住江上夜景的特色。第二句写舟中樯竿上挂着照夜的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而柔和。第一、二句似乎都是写景,但读者能够真切感到一个未眠人的存在(第一句已点出“人”字),这就是诗人自已。诗的末两句分写鱼、鸟,写得逼真、亲切而又传神。这首诗四句分写月、灯、鸟、鱼,各成一景,确是“一句一绝”。然而,诗人通过远近推移、动静相成的手法,使舟内舟外、江间陆上、物与物、情与景之间相互关联,浑融一体,读之如身历其境,由境会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