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今天要介绍一位女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获奖的颁奖词是: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她的作品中,似乎字字句句都是一个个卑微人类的呓语。这一个个卑微的人类,他们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的苦难——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
我曾认为,这些事件,是书本中一个个单调印刷字体,是需要背诵记忆运用到考试中的知识点。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打的异常艰苦,苏联人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依然记得当年历史老师给我们的讲解。留在我心里的是战争胜利的快意和苏联人民真厉害的感言。
直到今天我读了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些事件的另一面。一直被隐藏,被淡化,被遗忘的另一面。也才深切地明白“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这句话中所包含的意义
02.我只有在战争中才是美的,战后我很快就老了
第一部作品《我是女兵,也是女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女兵亲历战争的实录,是女人眼中的战争,“是一本痛苦的书,也是一本真相的书。”
我是女兵,也是女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有超过一百万名的苏联女乒参加,她们中最小的不过15岁,甚至更小,最大也不过30多岁。她们在战争中是医生、护士、伞兵、坦克兵、重机枪手、阻击手等。
如花的年纪,她们本该是一个活泼的学生、一个美丽的新娘、一位慈爱的妈妈。“爸爸战死了,哥哥们也死了,我要上前线。”
这部作品,是这些女兵的呓语,也是梦魇,是女人眼中的战争。
这是一个活人哪,虽然是敌人,可毕竟是个活人。于是,我的手不知怎么发起抖来,而且浑身都打开了寒战,产生一种恐惧感。就是现在有时在睡觉时这种感觉也会回来。在打过胶合板靶子之后,要朝活生生的人体开枪,还真不容易。
这是一位女阻击手的对战争的自述。
战争中的女人,穿着男人宽大的军装,穿着不合脚的笨重大靴子,像男人一样地去生活。她们在战火中也曾渴望美丽,有时候她们想要的不过是一件舒适的内衣裤。
她们要徒手把四个炸弹一共400公斤重,一次都挂上飞机。就这样,整个夜晚,一架飞机起飞,又一架飞机。我们的身体全都变了,整个战争的几年中,我们都不是女人了。
她们在战火中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年华。战争夺走了她们的双手双腿,夺走了她们穿裙子打扮的权力,更可怕的是夺走了她们生活的颜色。
好可怜,我只有在战争中才是美的,我在战场上度过了最好的年华,当时我真是光彩照人呢,战后我很快就老了。
我几乎是哭着读完这本书的,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冰冷的事件后面,是一群鲜活的人。是一群有血有肉,会哭会笑的人。和平的年代,经济发展,物欲横流,常常让人觉得麻木冰冷。事件的久远,也常常让我们忘记一个时代,还有时代背后的那一群人。
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值得我们铭记。读完这本书,才发现只有人类最深沉的苦难,才能唤醒人们内心最柔软的感情。战争的残酷,越是会让人渴望和平与温暖。
03.你是切尔诺贝利人了,我不敢和你生小孩
第二部作品《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这本书介绍了1986年4月26日史上最严重的核辐射泄漏事件——切尔诺贝利事件。本书这些访谈以独白的形式,事无巨细地用数百位经历了这次核辐射的消防员、居民、以及那些被征召去清理现场的人们的视角,将这场悲剧呈现在我们眼前。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纽约时报评论这本书:“每一页都是奇异而残忍的故事,就像那些残留在幸存者身上的辐射。”
辐射来临时,人们还在睡梦中。突然之间,大自然的一切都变成黑色了。黑色的河水、黑色的树,连公鸡的冠子都是黑色的。连空气里都是核辐射,你无处可躲。
切尔诺贝利是最可怕的战争,你无处可躲,地下、水里、空中都躲不掉。
大批的军人被送到切尔诺贝利清理现场,疏散人群。他们会得到比平时高三倍的工资,会穿着防辐射的铅服,会大口喝着伏特加将自己麻醉。他们回来后,会在几年内甚至几个月内生病,然后快速的死亡。
回家前,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人找我们约谈。他很明确的让我们知道,我们不该和任何人、在任何地方,讨论我们在这里看到的状况。我从阿富汗回来,知道自己可以活下去;而这里正好相反,它在你回家后把你杀死。
暂时还没有死去的人们,也会被打上切尔诺贝利的标签。就像是切尔诺贝利的苹果、切尔诺贝利的蔬菜、切尔诺贝利的牲畜不能食用一。切尔诺贝利的人,也不能接近,他们有辐射。
回家后我去跳舞,遇到喜欢的女孩,我说:“我们交往吧。”
“有什么用?你是切尔诺贝利人了,我不敢和你生小孩。”
这些被切尔诺贝利有关的人们,陈述着简单的事实,简洁的口语,却让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感受到切肤之痛,内心此起彼伏的是因当局者残忍和愚弄而痛恨,因无辜人们受难而同情,对那些自愿去清理现场的人们的敬佩。
阅读这本书,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命运的无奈,人的渺小与悲哀,时代的苦难。面对这些,人类展现出来的隐忍和勇气,让人动容。
04.我已经五十一岁了,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我还是想妈妈
第三部作品《我还是想你,妈妈》,这本书是孩子眼中的战争,“他们是战争中最公平,也最不幸的见证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就是凭借着这部作品获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我还是想你,妈妈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有数百万孩子死亡。存活下来的孩子在战争中辗转,还有很多孩子在战火中出生。
战争中的孩子面临着死亡,比死亡更可怕的是饥饿,还有对爸爸妈妈的想念。
我记得有一个疯疯癫癫的小女孩,她钻进了不知谁家的菜园里,发现一个小洞,她在那里守候着老鼠出来,小女孩饿坏了……她告诉了我老鼠的事儿,我们就坐在一起,守候着这只老鼠……很小的孩子,我们有十四个人,单独住在一起。没到深夜都会哭号不止,呼唤着爸爸和妈妈。
在战争中与父母失散的孩子,有的很幸运,能够重逢,有的孩子到自己的孩子长大,孙子出世,都没有再见过自己的妈妈。
我已经五十一岁了,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我还是想妈妈。
有一天,我在大街上遇到一个男人,他长得很像爸爸。我跟随在他后面,走了很久。
更可怕的是,在敌人的轰炸中,亲眼看着亲人在死在自己的身边,血肉模糊。
父亲再也不能站起来,就这样躺在的尘土道路上。……人们用力把我从他的身边拉开,但我走了许多天,都在回头望着,期待父亲能追赶上我。
记忆中一切都是黑色的:黑色的坦克,黑色的摩托车,德国士兵一身黑色军装,我不相信实际上这一切都是黑色的,但是我记住的一切就是这样的,就像黑白电影胶片……是谁夺走了孩子彩色的梦幻世界。
阿列克谢维奇的作品,以访谈实录的形式,简洁的口语表达,传达出悲愤、思念、伤感、苦痛、愤怒等一切苦难中应有的情感。
她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苦难的时代,还有生活在那个苦难的时代中的人们展现出来的勇气。
更让我明白,伟大的不是时代,而是时代背后的那些人,那些承受苦难的普通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