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
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
这是摘自《孔子家语·在厄》的几句话。意思是说:兰花生长在偏远幽深的山谷之中,却不因缺少人的观赏而散发芬芳;品德高尚的人修身立人,不会因穷苦改变自己高尚的品节。
而这首诗的背后讲的是孔子与弟子颜回的故事。
有一次,孔子他们被两个小国家围困,长达七天都没有吃到东西。孔子的弟子子贡便拿出自己的钱财好不容易换来了一点米,让颜回给大家拿来煮粥喝。但子贡无意间却发现颜回在粥房拿着一大勺粥背着大家喝。
子贡很不高兴,就去了孔子那里。他问夫子:“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回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子贡问若是颜回会如何,孔子说颜回绝对不会改变的。子贡就告诉了老师他看到的事。
于是,孔子为了向大家证实,带着众弟子来到粥房。孔子告诉颜回先用这得之不易的粥来祭祖请颜回操办。没想到颜回说不行,因为在煮粥时,房顶上有一块泥落进粥里,扔了太可惜,所以他把污染的粥提前吃了,并省出一个人的饭。这样的粥是不能祭祖了。孔子与弟子们立刻就明白了。
孔子曾经赞扬弟子子贡“告诸往而知来者”。子贡却称自己不如颜回,他说颜回是闻一以知十,而自己不过闻一以知二。孔子听了也赞成此说。
孔子所有的弟子中,他最喜欢的是颜回。颜回非常聪明勤奋,优秀不骄傲。他尊敬老师,恪守学问之道。孔子曾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没提出过不同的意见,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愚笨。但他私下和别人谈论时,却对自己的见解发挥得极好。这种尊重老师,不轻易 从知识上当面辩驳老师的做法,在颜回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而颜回之所以尊重老师,是他佩服老师的学问。他曾经感慨道:老师的思想和学问,我抬头仰望它,愈望愈觉得高,我研究它,愈钻愈觉得深。看见它好像在前,一忽儿却又好像在后面去了。孔子善于循序渐进地诱导弟子,用文献典籍丰富思想,用礼节约束行为,即使想停止学习也不能。
颜回谈论自己的志向,也明确表示,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这也是孔子真正喜欢颜回的原因,因为他从颜回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颜回的思想与行动是高度一致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孔子与颜回不仅是师生,更是知音。
颜回早逝后,孔子心痛难忍。他知道,颜回一直把自己看成父亲,而自己却不得把颜回看成儿子。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孔子和颜回从德行上给我们做出了师生的最好榜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