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之前的青春岁月中,考试只是穿插在其中的零星碎片的话,那么对于高三党而言,考试就是全部。高考就是那么独一无二的存在,饶是像阿木这样的“考试高手”也在密集的应考中出现了波动,一时间似乎对数学没了感觉,连续失手,终于惊动了副校长前来约邀谈,阿木有些受宠若惊,却没有因为这一连串的变化而压力陡增,反而随着最终日的临近而日渐轻松。考场设在市区的重点中学,那是阿木第一次走进这所曾经梦想过的学院,他看到了一些熟悉的身影,回想起当年混迹于他们中间滥竽充数的自己,他笑了,他在庆幸,庆幸过去三年中的无数个第一没能蒙蔽自己的双眼,而是使自己更清楚地看到了差距并且接受它。而事实证明,阿木的笑容使他很好地适应了高考新制第一年令不少人人咋舌的难度(当然也可能在无意中摧残了他人本已脆弱的心灵)。
开学季来临之前,阿木一家坐上刚开通不久的巴士线路去了一趟大学城,阿木第一次见到了志愿表上的学校的真容,阿木在校门口拍照留念,照片随后按照副校长留下的邮箱地址发了过去,作为这一届母校唯一一个理科一本生,这或许是阿木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对母校贡献,这本不是什么真正了不起的事,但却是阿木唯一拿得出手的骄傲。
高三的暑假或许是很多人经历过的最长的假期了,除开高考的因素以外,另一个原因便是大学的开学时间都普遍偏晚,直到九月中才开课的学校比比皆是,甚至有暑假中秋一块儿过的。然而阿木手里的通知书上却写着“九月三日”的字样,这让一向对假期长短斤斤计较的阿木来说很是不满,“怎么能和小学生同一天报到呢”。当然了,真到了那一天,阿木还是很兴奋紧张的,到是有点当年一年级新生的感觉。说起来这还是阿木第一次离开故乡求学,虽然只是不到一小时的车程,但对阿木来说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一天的大学城对于的哥来说一定是天堂,而对于想要出入其中的私家车主来说简直是地狱,过了一暑期清闲日子的柏油路每当此时才会突然意识到自己原来也身处一线城市。
校园很大,若是没有各种精心布置的路标和志愿者们,阿木一定会迷路,这些兢兢业业的学长们仿佛天生就是专业的服务行业人才,他们微笑着向新来的菜鸟们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风彩,这在无形中给那些陪天之骄子一同来的父母爷奶七大姑八大姨们打了一剂强心针,也从很大程度上使得很多新生在一段时间内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地上进,当然这效应通常会随着军训的进行而消磨待尽,于是乎在之后的各种纳新活动上,优秀的学长们还会给这些后辈们赠送“第二个疗程”,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从报道处拿了档案袋,阿木跟着一位学长往宿舍所在的生活区走去。学校有一远一近两个生活区,近者是与教学楼隔街相望的一区,远者则是需步行将近一刻钟的时间才能入校的二区。当阿木眼巴巴地看着一区大门离自己越来越远而学长仍旧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时,他内心大概有过一丝绝望,甚至对自己所选的专业产生怀疑,借用一句网络用语那便是“怕不是后妈养的”,这一点也在之后时不时地成为阿木和同学们抱怨的焦点,并且间接或直接影响到了生活区周边自行车的销量。不过在之后的岁月里,阿木他们逐渐知道了一区多为女生宿舍的事实,随后大家就颇有默契地对这一公里的距离保持缄默。在宿管处拿了钥匙,带路学长的任务算是结束了,学长微笑着拍了拍阿木的肩膀似乎在说“后会有期”,想到一路上自己只能支支吾吾地与之尬聊,阿木觉得有些惭愧又有些感动,然而就在阿木正酝酿着什么的时候,学长早已风风火火地再次出发了,那句“谢谢”终究还是没来得及说出口。
拖着行李,阿木艰难地走在阶梯上,他没想到第一天就要受到体力的考验,幸而拖高考的福,他已不似以前那样臃肿。终于,阿木在一房门敞开处驻足,他仔细核对了门牌号和钥匙上的数字好一会儿,才放心踏入房间。阿木的目光扫过,只见一个平头戴眼镜的男生如同阿木看他一样看着自己,两人不约而同地微笑点头示意,就在阿木思忖着自我介绍的开场白时,那男生一个箭步小跑着出了门。一瞬间阿木愣在了那里,脑海里还原着那张文质彬彬的脸,直到肚子发出不满的怒吼,阿木才发现自己已经盯着那半闭合的衣橱和那条无力地瘫在椅子上的裤子有一段时间了,然后阿木挠了挠头也出了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