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们越来越注重自家孩子的美学教育,也越来越明白美术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积极意义,家长们对于绘画的接受基本无障碍,但是“手工”因为没考试、没考级、没赛事,常常被家长们冷落。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手的活动关系到脑的发育,手指动作的训练对脑细胞可以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手的活动越多,动作越复杂,就越能刺激大脑皮层上相应的运动区的生理活动,从而思维活动的水平愈来愈高。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在孩子0-6岁时期,陪孩子玩和做手工是两件最重要的事情。”手工对孩子成长很有帮助:它能极大地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观察力、想象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的心理更健康。
那么不同年龄的孩子具有什么特点?我们该如何引导他们进行手工创作呢?
2~3岁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审美意识。这时候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进行简单的摆放物品的手工训练,可以给他看看摆放整齐的物品,然后乱了之后再和他们一起摆放整齐。
![](https://img.haomeiwen.com/i16374092/1e527816400be8c4.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374092/13c3b38e82e37196.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374092/17a467ffe41a67d7.png)
1、变废为宝。帮助孩子收集各种废弃盒子和瓶子,根据不同的盒子和瓶子来制作各种各样的作品;也可以捡树叶树枝创作贴画。总之我们可以收集多种“废品”,利用孩子的想象力变废为宝。做手工需要用到很多材料,家长们大可不必买买买,可从两方面入手,让孩子的手工创作更有意义。
就地创作。孩子天性喜欢玩沙、玩土。在海滩,在泥地上,可以任由孩子根据自己的自由想象去摆弄、去创造,因无穷无尽的变化而产生乐趣,可以说这是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最理想的“玩具”。家长要鼓励孩子玩这些游戏,不要因为“脏”或危险而阻止孩子。
总之,孩子动手越多,大脑就越发达,思维更敏捷。手工创作让生活更有趣味,幸福感更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