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纯原创的公众号不超过7%,这是拂尘记的第667篇原创文章,字数2080,阅读大概需要5分钟
我们人总有情绪,这个情绪从哪来呢?
我们做某件事情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就会产生情绪,甚至陷入低谷,你想要知道怎么最快速度从低谷中走出来吗?
先来看发生在我身上的2个小故事吧。
一 拿快递的故事
前天网上千挑万选,买了把椅子,盼啊盼,盼到昨晚9.30才送到自提点,一收到信息,我就迫不及待带着儿子去取。
到了自提点,门外有2个差不多的大箱子,箱子上都是人体工学椅,我看箱子破了个洞,心想里面的东西有没有损坏?
老板已经认识我了,他说,诺,这2个都是我的。
我心中疑惑,一把椅子,要2大箱?我说,我只收到一个信息啊,应该只有一个吧?
老板说,手机显示一个,电脑里是2个,都是你的,拿走吧?
出于对老板的信任,我没核对箱子上贴的快递单,就把2大箱拿回家了。在门外一顿拆,我想趁热打铁,跟儿子一起,晚上就装好它。
拆第一箱感觉不对劲,我买的是旋转椅,可拆开是弓形椅腿,我说不对啊,得问客服,是不是发错货了?
儿子说,你先别忙,2个都拆开看看再说。
这时我还没意识到,看看外包装箱的快递单、椅子的品牌。
又拆另一箱,果然有轮子,我还想,难道是两用的?儿子把所有东西都拿出来,按大小放好,我问客服要安装视频。
这时电话响了,是自提点老板,他说,你有没有看单子,其中有一箱不是你的,我马上过来拿。
我说我都拆开了,东西都混在一起了,这样吧,我装好了,把多余的装好箱,你再来拿吧,他说好,挂了电话。
再仔细一看发现,两个箱子虽然都是工学椅,可品牌不同。
这时已经22点了,我急着研究安装视频,电话又来了,这视频才看了几秒,等会又得等15秒广告,真烦人。
我有点不快:你老打电话,我怎么装得好啊?再说了,当时我问你,我只收到一个快递信息,你偏偏说2个都是我的,现在都混了,装起来麻烦……
老板等我说完,他说这样吧,你住几幢,我过来帮你一起装,这样能早点。
那一瞬间,我觉察到我刚刚的态度,不应该。
第一,这不是老板一个人的错,我自己也没看箱子上的单号;
第二,没搞清他第2次电话来意,就开始生气抱怨;
第三,我没有以最大的善意揣测别人,他好心帮忙,大家能早点休息,我想的却是他打扰了我。
老板一会就来了,我们3人装了1个多小时才终于装完,老板急着组装完就好,每个螺丝都松松的,我心中又有念头生起,他只想早点装完,拿走另一箱,可我麻烦,等会还得一个个紧一遍。
我一想,好像不太对,心中转念,已经快23:00了,他也是好心,应该感谢他才对。
于是不管紧螺钉了,先确认装完,我拿了胶带,帮他把另一个拆开的箱子仔细封好,并表示了感谢与抱歉,他拿着箱子匆匆下了电梯……
感悟:
我们每天都在混沌度日,随波逐流,有时诸事不顺,生起无数烦恼。
但是却从没有想一想,这些情绪从哪里来,最后到哪里去,他是消失了,还是累积在了心里?
回到这个椅子事件,换作以往,我会认为,这所有的麻烦,是老板的错、是儿子没提醒,是别人的不对,生起无数烦恼、指责心。
可是有了觉察,观照内心后,会发现,事还是那件事,心里起的念头已然不同。
比如我仔细看下快递单上名字、拆箱时看下品牌……这些麻烦都不会有,从自己出发,从心出发,接纳发生的事实,不批判不指责(自己/别人),这时内心生起的情绪就会平静很多。
心是一切的根源。
二 话不投机半句多
睡前刷视频,看到有人捡到平板,找到失主归还后,失主居然质疑他弄坏了摄像头,打电话对他百般指责、要求赔偿,还要他发截图,证明时间,不依不挠。
他不堪其扰,在网上曝光了此事,因为平时做生意,手机开了自动录音功能,大家听了义愤填膺,把失主电话打爆了。
我看到后,立马转头跟先生说,你的手机,是不是也开个录音功能,过几天清理一下就好。我知道他喜欢随时清理,占用内存越少越好。
他转过头,一脸不耐烦地说,你看到有多少人用这个功能的?
哎,你用这个功能,跟多少人用有什么关系呢?你做生意,有时候,电话里说的,可能有用呢?
他说,你别烦,谁要用这个!
他的手机有256G,可眼里揉不进任何“沙子”,很多东西他都第一时间删掉,有时候要找,却找不着,他还会说,我哪里知道这些东西有用啊?
我在心里说,他怎么那么冥顽不化,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无语,不想理他。
我开始的觉察:任何事,都要防患于未然,这有错吗?他每天要打很多电话,接触很多人,发生很多事,万一也有这种人,录音就能派上用场了。
等等,为什么我看到这个新闻,就会假设,这样的事会发生在他身上呢?就会想他可能也遇到这种人呢?
这种内心潜意识,负面的意识铭印,累积在心中,就会吸引来负能量。
再想一想,那个当下,我想到的都是他的错,可各人有各人的处事方式、价值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好坏啊。
我一直在断舍离,他在这方面做得比我好得多。
我不开心的原因是他的态度,一句话把我怼了,想到这里,内心的怨怒就消失大半了。
三 心是一切的根源
心主宰着我们的语言、行为、意识等等所有一切,觉察内心,学会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是走出情绪低潮的最好方法。
我们所有的生活,最重要的一个“发动机”——就是我们的心。
中国很多传统文化经典都阐释这个“发动机”应该怎么保养,怎么调整?打个比方,汽车发动机跑了5000公里、1万公里,就需要保养,其实人也一样,我们的心需要经常保养,修理、调整,回到本心。
觉察,转念,进一步,保养、修正,让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想要帮助和利益更多人,那么你的心性品质就更上一层楼了。
极简快乐创新人
充满好奇心,喜欢新东西,探索新领域
不断挑战,成为领先的少数人
【极简思维】欢迎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