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电影《刺客聂隐娘》,想到的是大风吹过树林的簌簌声,是弥漫山野的漫天大雾,是兵器交锋划破空气的声音,是缓于心脏跳动的鼓点声,是聂隐娘蒙面压抑的哭声。
挥之不去的是聂隐娘在莽莽秋草中渐行渐远的背影,还有一种能量,从缓慢、静谧和孤独中酝酿而来,在我心中久久鼓荡。
《刺客聂隐娘》是台湾导演侯孝贤导演生涯的最后一部作品,他花了很长时间,等云到、等阳光、等风起、等雾岚,用无穷的耐心,打磨出了这部电影。
“这是一个武功绝伦的女杀手,最后,却无法杀人的故事。”
《刺客聂隐娘》根据唐朝裴邢的传奇小说《聂隐娘》改编。
聂隐娘10岁时被道姑公主带到山上修炼剑法,成为刺客。
学成后,她奉师命回故乡魏博,刺杀青梅竹马、曾有过婚约的节度使田季安。
13年后重逢,田季安没有认出聂隐娘,两人打斗一番,田季安不敌,败退。
回到房间,他发现了聂隐娘留下的玉珏,才知道聂隐娘就是当年与自己有婚约的窈七。
田季安跟侍妾瑚姬讲了他跟窈七的故事,侍妾说了一句“替窈七不平。”
此时聂隐娘就在房中,她听到了一个不相干的人对她命运的理解。
田季安早已不是当初小窈七熟悉的那个童年玩伴,他深陷官场的权谋斗争中,疯狂、虚伪、焦虑,他的妻子田元氏工于心计,每天都在和田季安争权夺利。
聂隐娘救了瑚姬,却被误以为要害瑚姬,她本可以杀了田季安,却在制服他后说了一句“瑚姬有身孕”,就转头离开。
如果聂隐娘没有被道姑公主带走,她可能也会成为一个深陷后宅的妇人,被妻妾斗争和日常家事消磨得精疲力尽。
她被道姑公主带走,失去了亲情,却成为了一个身怀绝技、有胆有识、凌驾于男性权威之上的孤独侠女。
不知道哪个更幸。
聂隐娘生命中有生活气息的场景很少,其中一次是在救下被追杀的父亲后。
一行人在磨镜少年的村庄休憩,聂隐娘给父亲煎药、喂药,父亲说,“当初真不应该让道姑公主把你带走。”
第一次是被道姑公主送回家中,母亲给她讲事情的始末,听到嘉诚公主死讯,聂隐娘泪水迸溅,拿了布帕蒙住脸,闷声恸哭。
这是电影中,她唯一一次情绪崩溃。
聂隐娘是个倔强有主见的人。
10岁时田季安发热,险些丧命,是聂隐娘的父亲用古法救了他,浑噩中,隐娘一直守着他,任谁都拉不走。
后来田季安和元家的女儿定亲,聂隐娘闯入元家庭院被护卫所伤,险些送了性命,继而被道姑公主带走。
聂隐娘纯真无忧的童年就此被封存,我们只看得到长大后强悍、狂放、深沉、幽暗的杀手聂隐娘。
她回到了故乡,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断落的13年如同失忆,童年如同时光停滞的湖泊,那里已没有她的同类。
最开始刺杀延误,师父问及缘由,她说,“见大寮小儿可爱,未忍便下手”。
她当着孩子的面,无法刺杀孩子的父亲。
面对田季安,她依然无法下手,
她说,“杀田季安,嗣子年幼,魏博必乱,弟子不杀。”
她维护着嘉诚公主所维护的,不想让魏博陷入战乱。
师父说,“剑道无亲,不与圣人同忧,汝今剑术已成,唯不能斩绝人伦之情。”
聂隐娘给师父磕了三个头,离开了大雾弥漫的山顶,背影如隐隐青山一般的寥远坚忍。
那一刻的她,本真,淡薄,褪尽所有,只留本心。
一起一落,佛衣去,一飞一落,心已止。
电影中几次讲到青鸾舞镜。
罽宾国王为了使得一只鸾鸟鸣叫,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未成功。他的夫人建议悬镜使其照见自己的影子。
鸾鸟见到镜中的自己,误以为见到了同类,于是整夜悲鸣,直至死亡。
这是嘉诚公主抚琴时讲给聂隐娘的故事,那时候她不到10岁,这是她心目中永恒的怀念。
多年后,聂隐娘终于明白,她和嘉诚公主都是青鸾,在异乡陌土,没有同类。
她在镜中认出了自己,知道自己无法再做一个刺客。
当片尾曲《Rohan》响起时,我彻底进入了聂隐娘的世界,我感受到了她正在感受的风声、蝉声、流水、云雾、还有天地间的苍凉。
曲中有聂隐娘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幽怨委屈,但最多的还是坚韧彪悍。
秋水长天。
隐娘,采药老者和磨镜少年,三人同行。
前面就是津渡,水气凌空,苍茫烟波无尽。
网友评论